[发明专利]热处理炉的铸造式漏斗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7804.4 | 申请日: | 2015-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0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赖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建西机械铸造厂 |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B65G47/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于标 |
| 地址: | 54502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铸造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炉,尤其涉及热处理炉的铸造式漏斗。
背景技术
目前的热处理炉内设置有一个耐热砖式的漏斗,该漏斗 可用于收
集热处理后的工件,该漏斗 是由数个耐热砖 并组而成,由于所述耐热砖往往会因其材质成分与烧制过程的作业造成其品质上的问题,再加上所述耐热砖 易受炉内气氛的影响,因此,所述耐热砖 在使用时常会发生被腐蚀损坏的问题,或不耐工件撞击而剥落损坏的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需重新整修一次。而另一种以数块耐热钢板焊接成的漏斗,则是因为焊接造成的内应力而容易在焊接部位产生裂痕损坏,结构上强度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的铸造式漏斗,包括一个输运工件的输运带、炉体底板、连接所述炉体底板的连接座、设置于所述炉体底板上的定位块体,该定位块体低部设有补强肋壁,该连接座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开口的内周壁,该炉体底板与该定位块体围绕该开口设置,所述输运带的下方设有前板,与所述前板间隔设置的后板,连接于该前板与后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前、后、两侧板内均设有容置空间,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体上的承靠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后、两侧板内均设有的容置空间内填置有陶瓷纤维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补强肋壁的材质为铸造耐热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前板包括一个上倾斜部及一个下垂直部,该上倾斜部由上至下朝该后板靠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上倾斜部还具有一个位于顶缘且靠抵于该输送带的衔接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后板包括一个对应该前板的上倾斜部的上转折部,及一个对应该下垂直部的下直立部,该上转折部较该下直立部更靠近该上倾斜部,且在接近该下直立部时转折向后方接至该下直立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分别包括一个用于衔接该输送带的圆弧状端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分别还包括一个上斜部及一个下直部,所述上斜部由上至下朝彼此靠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耐火砖式的漏斗,本发明更加容易掌握材质成分,而相较于焊接制造式的漏斗,本发明能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不易损坏且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炉的铸造式漏斗,包括一个输运工件20的输运带21、炉体底板23、连接所述炉体底板23的连接座24、设置于所述炉体底板23上的定位块体25,该定位块体25低部设有补强肋壁,用来增加该承靠板34的强度,该连接座24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开口26的内周壁27,该炉体底板23与该定位块25体围绕该开口26设置,所述输运带21的下方设有前板31,与所述前板31间隔设置的后板32,连接于该前板31与后板32两侧的侧板33,所述前、后、两侧板内均设有容置空间,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块25体上的承靠板34,所述侧板33 的外周缘且用于设置于该定位块体25 上,该承靠板34 用来增加该漏斗3 安装于该热处理炉2 中的稳定性所述前、后、两侧板内均设有的容置空间内填置有陶瓷纤维棉,提高热处理炉2中温度的稳定性,减少腐蚀率,降低能源损耗量,节能蓄热效果显著。
所述的补强肋壁的材质为铸造耐热钢,使其增加承靠板34的强度,保证漏斗3的稳定性。
该前板31包括一个上倾斜部311及一个下垂直部312,该上倾斜部311由上至下朝该后板32靠近,用于让工件20 可以顺利地落入该漏斗3 中,用于将工件20 确实地与该输送带21 分离,该上倾斜部311还具有一个位于顶缘且靠抵于该输送带21的衔接缘313,用于将工件20 确实地与该输送带21 分离。
该后板32包括一个对应该前板31的上倾斜部311的上转折部321,及一个对应该下垂直部312的下直立部322,该上转折部321较该下直立部322更靠近该上倾斜部311,且在接近该下直立部322时转折向后方接至该下直立部322,由于工件20 落入该漏斗3 时会冲撞该后板32,故将该后板32 的该
下直立部322 设计为较为远离该输送带21,能够减缓该下直立部322 所受到的冲击。
所述侧板33分别包括一个用于衔接该输送带21的圆弧状端缘331,藉由所述圆弧状端缘331 的设计可以让工件20 更准确地落入该漏斗3 中,
所述侧板33分别还包括一个上斜部332及一个下直部3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建西机械铸造厂,未经柳州市建西机械铸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78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州新小绥螨低温贮存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四纹豆象幼虫规模化饲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