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5903.9 | 申请日: | 2015-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上;张成;杜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7/06 | 分类号: | B60R7/06;E05B8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 |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解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内饰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汽车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内饰件中运动件常常需要设计解锁机构系统,实现储物件或运动件的外盖解锁开闭的功能,其中以副驾驶侧手套箱最为典型。以手套箱为例,一般而言,手套箱解锁都是用手抠动抠手机构来实现,如图1、2所示的现有抠手式解锁机构中,抠手1一般是旋转机构,抠手1与运动件2一体运动,抠手1通过抠手转轴3铰接在运动件2上并与锁舌4联动,手对抠手1的力的作用,在锁解的同时,在手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运动件2绕转轴旋转,当手离开抠手1时,锁舌4会回到初始自然状态,但手套箱已经实现了解锁。如果想实现按钮式的解锁机构,一般要将图1中的抠手1与运动件2分离,此时抠手应更名为按钮,并且在解锁时与运动件不再一起运动。
现有的按压平动式按钮解锁机构,如图3所示,按钮5是打开整个手套箱的启动或施力机构,当手离开按钮5让手套箱因重力的作用打开时,锁舌4同样需要缩回,因此为了避免锁舌4的复位使锁舌4自动误锁,而引起打开不畅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解决该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将按钮5与手套箱运动件的部分分离,这样解锁机构与按钮全布置在固定不动的部分上,当按下按钮5时,运动件2由于重力开启打开,手并不需要离开按钮5避免误锁;为了不增大整个解锁机构占用的车内饰板空间,但这种结构会造成运动件2的某区域具有一个缺角用于布置按钮5,这样不但整个手套箱结构要重新设计,还会使得造型外观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通过阻尼齿轮和具有一段空行程的主动齿条相配合,即避免了在解锁操作中因误锁造成的打开不畅,又能保证运动件在复位回锁操作中能立即实现锁止,无需等待阻尼回位,大大提升了汽车内饰运动件的操作性能,保证了用户的舒适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包括:
一运动件;
设置在运动件上的按钮,所述按钮上连接有连杆;
通过传动机构与连杆相连的锁杆,所述锁杆的顶端设置有锁舌;
所述连杆和锁杆上都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阻尼齿轮和传动齿轮组,所述连杆上带有主动齿条,所述锁杆上带有被动齿条,所述阻尼齿轮与主动齿条啮合,所述被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出侧啮合,所述主动齿条在按钮的带动下具有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主动齿条处于锁止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入侧脱开,当主动齿条处于解锁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入侧啮合。
所述运动件通过箱体转轴铰接在安装基座上,所述基座上开设有锁舌孔,所述锁舌孔与锁舌相配合。
所述锁舌为锁杆的一个部分,两者为一个整体。
所述按钮、连杆和主动齿条为一个整体。
所述锁杆与被动齿条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运动件为储物盒。
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
本发明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通过阻尼齿轮和具有一段空行程的主动齿条相配合,即避免了在解锁操作中因误锁造成的打开不畅,又能保证运动件在复位回锁操作中能立即实现锁止,无需等待阻尼回位,大大提升了汽车内饰运动件的操作性能,保证了用户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抠手式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抠手式解锁机构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按钮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运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安装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抠手、2运动件、3抠手转轴、4锁舌、5按钮、6连杆、7锁杆、8箱体转轴、9安装基座、10锁舌孔、11阻尼齿轮、12传动齿轮组、13主动齿条、14被动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5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相机
- 下一篇:柳编原料柳条、栎树皮浸泡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