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25454.8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1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参 |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 地址: | 477164 河南省周口***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式文丘里漆雾捕 集装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涂装领域,尤其涉及涂装漆雾捕捉分离和收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及其应用,广泛应用于汽车、五金、家电、玩具等涂装。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类对空气,土壤及水的污染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最近一些年,雾霾频发,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涂装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在涂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为了维持涂装所需要的恒温恒湿的条件,涂装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化石燃料。
传统的涂装废气分离技术主要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传统的干式喷漆系统主要采用的是漆雾吸附毡的形式,如图1所示,是纯粹的过滤技术,很容易造成过滤材质的局部饱和而堵塞,对油漆颗粒的捕捉容纳能力很有限,需要频繁更换漆雾吸附毡。频繁地更换过滤毡需要停产,不仅增加了过滤材料和人工的消耗,也占据了大量的生产时间,企业生产成本高,固体废弃物多。其次,此技术对漆雾的分离效果也很有限,分离后的空气仍含有一定量的漆雾,不仅满足不了空气循环使用的质量要求,而且还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所以传统干式技术只能在小批量、间歇式的喷涂作业中应用,很难在大批量连续化的工业生产中使用。传统的湿式文丘里或湿式水帘柜技术,虽然能实现对漆雾的连续分离,能满足大批量连续作业的需要,但是此技术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液,需要消耗大量新鲜的恒温恒湿的空气,能耗高。部分湿式水洗技术的生产线虽然采用了循环风的技术,降低了新鲜风的消耗和废气的量,但是经过文丘里水洗后的空气湿度很大,温度低,首先需要除湿,而后再加热,除湿和加热的能耗也很高,此循环风技术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
近些年国外一些公司也研发了一些新的干式分离技术,比如利用石灰粉来降低过喷物的粘性,而后靠过滤技术分离固体和气体,此技术需要加入大量的石灰粉,大大增加了固体废弃物的量。也有公司采用了静电式的漆雾分离技术,但此系统有容易被过喷物黏附并且难以除去的问题。另外,这些设备都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目前只在一些高端的生产线有应用,很难被普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漆雾捕集吸纳能力强,简单高效的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有上述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的干式喷漆系统,此喷漆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该装置外壳内布置有多排的漆雾过滤拦截单元,同一排内相邻的漆雾过滤拦截单元之间留有空隙,且此空隙与两侧的漆雾过滤拦截单元的面形成具有文丘里结构的突然变窄的空气流动通道。
进一步,所述漆雾过滤拦截单元为具有菱形或方形横截面的过滤柱。
进一步,所述同一排内过滤柱横截面的较长对角线在同一直线内。
进一步,所述漆雾过滤拦截单元及相邻的漆雾过滤拦截单元之间的空隙形成漆雾分离机构。
进一步,在所述空气流动通道的正后方设置一漆雾过滤拦截单元
进一步,所述漆雾过滤拦截单元的材料为纤维材料。
进一步,所述漆雾过滤拦截单元的材料为无纺布材料。
进一步,所述漆雾过滤拦截单元在空气的主流动方向排布的密度逐渐变大。
进一步,所述漆雾过滤拦截单元所采用的过滤材料的密度在空气的主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干式喷漆系统,包括上述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干式喷漆系统的排风口处,分离空气中的漆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参,未经周小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54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