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5321.0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6B1/16 | 分类号: | B06B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振 惯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振动机械惯性激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
背景技术
惯性式振动机械常用于物料的筛分、脱水、输送、给料、破碎、粉末、落砂、成型,振捣及压路等各种工作中,其在振动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大部分惯性式振动机械都在远超共振的状态下工作,在启动和停机过程中激振频率在某个时刻与固有频率相等而引起较大的瞬态共振跳动,会产生较大的瞬态振幅和较长的游动时间,不但会使设备发生破坏,危及厂房安全,还会增加能耗。
为了抑制振动机械的瞬态共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弹簧自动调心来减轻共振的影响。然而此种方法并没有消除了共振的影响,只是减小了共振的最大振幅,没有彻底的解决共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振动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包括:
一端开有中心孔的大主轴,
固定设置在大主轴另一端的偏重块,
一端的轴肩与大主轴中心孔滑动配合,另一端被配置于与旋转轴垂直固连的小主轴,
小主轴的轴肩被中心孔的底面和设置在中心孔开口处的端盖在滑动方向上限位,且轴肩的端面和端盖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设置在大主轴上下两端的圆环装置;
支撑圆环装置的支撑装置,
其中,大主轴沿周向开有第一弧面环形槽,第一弧面环形槽远离偏重块的一侧开有直径大于第一弧面环形槽的第二弧面环形槽;
圆环装置由两个同轴不同径的圆环通过远离大主轴端的圆环盖板固连,两圆环围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内由远离大主轴端向大主轴方向分别设置有被环形通道在竖直方向上限位的大圆柱环,大圆柱环和滑动圆环板之间的在初始状态有预紧力且与大圆柱环固连的第一压缩弹簧,对滑动圆环板在竖直方向上限位的环形通道内壁上的环形凸台,两端分别被滑动圆环板和小圆柱环限位且与小圆柱环固连的第二压缩弹簧和小圆柱环,小圆柱环具有在第一弧面环形槽和第二弧面环形槽内的两个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发明采用了全新的结构设计,从根本上消除了惯性式振动机械的共振,保证了设备的平稳运转,使设备发生破坏的几率大大降低。
(2)本发明并未采用高精度的电子设备,而是巧妙的利用了弹簧的压缩性能来工作,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3)本发明结构紧凑,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在电机转速达到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大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圆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圆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滑动圆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7:
本发明一种可消共振的惯性激振装置,包括:
一端开有中心孔17的大主轴1,
固定设置在大主轴1另一端的偏重块2,
一端的轴肩与大主轴1中心孔滑动配合,另一端被配置于与旋转轴垂直固连的小主轴16,
小主轴16的轴肩被中心孔17的底面和设置在中心孔17开口处的端盖15在滑动方向上限位,且轴肩的端面和端盖15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4,
设置在大主轴1上下两端的圆环装置4;
支撑圆环装置4的支撑装置7,
其中,大主轴1沿周向开有第一弧面环形槽18,第一弧面环形槽18远离偏重块2的一侧开有直径大于第一弧面环形槽18的第二弧面环形槽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5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禽畜粪便处理机上的弯度45°的大口径进料口
- 下一篇:一种切屑回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