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生物频谱发生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4071.9 | 申请日: | 2015-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周林频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刘立国 |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子设备 及其 生物 频谱 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频谱发生装置比远红外射线发生器发出的频谱范围更广,与人体频谱更相符,因此能够使人体产生谐振,吸收效果好并且无负作用。
远红外是红外线中波长较长的部分。红外线(Infrared)又俗称红外光,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纳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多都在此波段。
国际照明委员会根据照明需要和石英玻璃仅能透过波长3微米以下的红外线的原则,把波长0.76-1.4微米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线,1.4-3微米的红外线称为中红外线,而把3-1000微米的红外线划分为远红外线的范畴。
随着光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根据分光测试技术,把0.76-1.5微米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线,把1.5-5.6微米的红外线称为中红外线,把5.6-1000微米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在化学分析中,测定红外光谱时发现,大多数化合物中,原子化学键震动倍频与组合频谱出现在0.76-2.5微米的谐振区,于是把此谐振区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线;将其出现在2.5-25微米的基频波段称为中红外区;晶格振动和分子转动的光谱多出现在25-1000微米处,此区间的红外线即称为远红外线。
还有人根据物体的吸收和辐射特征,把0.76-2.5微米区间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把2.5-15微米区间的红外线称为中红外;把15-1000微米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总结上述几种分类,我们可以认为远红外是红外线中波长从几微米或者十几微米至1毫米波长范围的红外线。
而对于生物频谱的概念,在专利《调节和改善生物生长生存状态的方法及设备》(申请号:91109014.2)中记载:人体频谱域极宽,从微米(μm)~毫米(mm)的宽广范围都有信号产生。其中含有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毫米波。……也就是说,生物具有一种以频率和光谱为主的物理场,本发明人称之为生物频谱。在专利《宽频谱能量可调辐射装置》(申请号:90224035.8)中记载:“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物质辐射的能谱是固定的。平等排列的能谱辐射体中,我们给每一小块辐射体涂敷不同的材料,它们就各有自己固定的能量辐射频谱,即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材料的能谱辐射体,使每一小块能谱辐射体的能谱曲线峰值处在不同的波长段上,形成所谓热激发能谱辐射阵。……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两种情况下的每根能谱曲线特征,组合若干根曲线,构成频谱匹配宽带效应场曲线,广频谱地作用于生物”。
在本专利涉及的人体医疗领域中,是将生物频谱使用于人体,构成生物体的频谱有其共同的特征,其所覆盖范围是由紫外线到弱微波。人体的生物频谱则主要是在红外线到弱微波区域,而模拟人体这种综合的物理信息,再反馈于人体则成了生物频谱理论的核心内容。根据生物物理学原理,当两种物理信号相同或相近时能引起谐振,产生最大的吸引,由于单色光如红外、微波仅是生物机体物理信号的一部分,所以红外仪、微波仪所产生的信号不能与机体产生谐振,产生最佳的吸引,这样其对生物体的影响或激动就较差。从物理学角度讲,单色光仅能引起单一基本质点的跃迁,也正因为是导致单一质点的变化与获能,随着受时间的增加,易使机体产生较大的偏态,而表现为明显的负作用。生物频谱疗法的发展,弥补了上述常规理疗仪的缺陷,在综合模拟人体生物频谱后再反馈于人体,能与机体间产生谐振,说明在针对生物体使用电磁波时,针对性更强的宽频谱相对于单一电磁波不仅是电磁波的频谱范围更全面和完整,同时因为能够产生谐振而更好的吸收能量以及无负作用。
手机和平板电脑一般都贴身携带,一般对人体有辐射,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有的具有防辐射功能,但是没有一款具有产生对人体有益辐射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可以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辐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电子功能部件,所述壳体包裹在电子功能部件的外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复合有生物频谱发生层;或者,所述壳体为透明,所述生物频谱发生层复合于电子功能部件外或壳体内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为后盖式或翻盖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周林频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周林频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4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式蓝光照射仪
- 下一篇:阻抗引导的开道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