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充电装置及生命体征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3308.1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0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海;陈建英;马皛源;李丹;魏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更换 电池 供电 装置 充电 生命 体征 监测 | ||
1.一种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包括:全封闭电池模块、电池卡扣装置及仪器适配套;
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一侧设有卡勾;
所述电池卡扣装置包括主体、一电池容纳槽、行程开关及供电接口;所述电池容纳槽位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容纳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卡勾相匹配的卡孔,适于在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置于所述电池容纳槽内时,所述卡勾勾置于所述卡孔内以将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固定;所述行程开关及所述供电接口位于所述主体表面,所述行程开关适于控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孔脱离,以释放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所述供电接口适于将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与外部装置电连接以为外部装置供电;
所述仪器适配套内部设有连通其顶部的容纳腔,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与所述电池卡扣装置组合后一起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适配套底部设有通孔及防脱螺丝,所述防脱螺丝一端旋置于所述通孔内,适于固定所述电池卡扣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适配套表面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排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仪器适配套的两侧及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适配套的背面设有背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夹为不锈钢背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适配套的材料为耐候性耐汗防滑橡胶。
8.一种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充电装置包括:全封闭电池模块、电池卡扣装置及仪器适配套;
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一侧设有卡勾;
所述电池卡扣装置包括主体、两个电池容纳槽、行程开关及充电接口;所述主体的形状为“工”型;所述两个电池容纳槽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容纳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卡勾相匹配的卡孔,适于在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置于所述电池容纳槽内时,所述卡勾勾置于所述卡孔内以将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固定;所述行程开关及所述充电接口位于所述主体表面,所述行程开关适于控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孔脱离,以释放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所述充电接口适于将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供外部电源为所述封闭电池模块充电;
所述仪器适配套内部设有连通其顶部的容纳腔,所述全封闭电池模块与所述电池卡扣装置组合后一起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适配套底部设有通孔及防脱螺丝,所述防脱螺丝一端旋置于所述通孔内,适于固定所述电池卡扣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适配套表面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排水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仪器适配套的两侧及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适配套的背面设有背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夹为不锈钢背夹。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适配套的材料为耐候性耐汗防滑橡胶。
15.一种生命体征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仪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供电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仪还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充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33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硅纳米颗粒复合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球藻膏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