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21292.0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6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城市森林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宁兵兵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气态 污染物 分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气净化器高压静电装置主要是两种作用:一是利用高压释放负离子。二是利用高压对空气放电产生负离子或正离子,让粉尘带电后,再用高压静电集尘板吸附通过电场的带电粉尘。这种装置可以产生负离子,或除去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但无法除去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例如有设计人就设计了一种利用电极的空气净化器,具体参照专利号为201220115509.7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用电极及空气净化器》,提到采用第一平面或第一曲面的并拥有各自电离边的电晕发生极,至少两组同样拥有各自电离边的收集极,每组收集极包括至少一个收集极。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设计的过滤效果还是不足,依赖过滤板本身的过滤效果,只能吸附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不能分解气态颗污染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和位于通风通道内的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所述上电极板朝向下电极板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为V,所述上电极板的放电尖端端部和下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0<d<V/450。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电极板开有进风口,所述下电极板对应进风口的位置处开有出风口,所述放电尖端设置在进风口位置处并指向出风口。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放电尖端包括与进风口连接的支撑板、与支撑板连接的立柱和分布在立柱端部的细针簇。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电极板的各个放电尖端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所述L≥2d。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通风通道内设置有臭氧过滤板,其中所述上电极板、下电极板和臭氧过滤板依次排列分布在通风通道内。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与变压器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放电尖端端部和下电极板之间距离d 的范围为,1mm<d<3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电离式高压静电放电设计,通过接电使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之间形成电压差,形成放电尖端对金属极板的周围电晕放电,空气的气态污染物被电离分解成无害物质,使空气得以净化,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真正分解气态污染物,对任何气体均能有效分解,无需耗材,具有运行成本低、易清洗易操作、工作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4是图3中放电尖端部分的发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1和位于通风通道1内的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所述上电极板2朝向下电极板3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4。具体工作时,装置通过接电使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形成电压差,形成放电尖端4对下电极板3放电形成电弧,以使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能被电离分解,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电离分解后产生碳原子、氢原子,与空气中的氧以及被电离出带成氧原子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类似燃烧的过程。使空气得以净化,与过去通过电晕电极使尘埃带电后被收集的过滤方式完全不同。所述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与变压器6连接,保证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有足够强的电压,以使两电极间产生电晕放电。电压一般要大于450伏特每毫米。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1和位于通风通道1内的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所述上电极板2朝向下电极板3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4,所述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V,所述上电极板2的放电尖端4端部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0<d<V/450,保证分解效果。所述放电尖端4的端部和下电极板3之间距离d 的范围为,1mm<d<30mm,保证分解效果,如果距离过窄会导致空间不足,相反距离过宽,其产生的电场就不足以起到分解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效果而只能使尘埃带电。所述上电极板2的各个放电尖端4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所述L≥2d,保证各放电尖端能够形成稳定电晕,使电解气态污染物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城市森林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城市森林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1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