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按摩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0423.3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杜静;严航;邢锐;魏莉莉;李炳亮;李复生;杨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静 |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A61H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4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详细地讲是属于通过按摩治疗颈椎病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曾因颈椎病症状就医的患者比例高达88.92%,并且在许多年轻人中也有不少颈椎病例(《医药养生保健报》2015.4.20报道)。颈椎病通过按摩具有良好的疗效,按摩手法是以力为基础,按摩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根据手法力的方向分类共有以下几种:1.垂直按压力,2.平面摩擦力,3.振动力,4.用双手或两指同时相对施力的对称合力。按摩疗法根据“以痛为腧”的理论,在颈椎部肌肉僵硬疼痛处,采用对称合力的挤拧疗法,通过滑动摩擦放松肌肉、活血化瘀,可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挤法是用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用力向中间进行挤捏动作,拧法是将两个手指张开如钳状,挟起治疗部位的皮肤肌肉做反复扭提的动作,临床上拧法因常与拧法配合应用,是将垂直按压力与平面摩擦力同时相对用力的对称合力,故民间又有“挤拧疗法”之别名,本法刺激量较强,主要适用于头面、颈项、肩背、腹部及四肢处。参见《中国推拿手法学》,李业甫主编,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87-89页)。
为了提高按摩作用力度和降低人工按摩劳动强度,现有技术设计了许多种机械按摩器,如市面上常见的腰背部按摩器、颈部按摩器,《药物按摩治疗器》ZL99222239.7,均是采用两个半圆按摩头,对称用力通过按扭进行按摩,但是按摩疗效很低,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技术半圆摩擦头均是光滑表面,在转动中不能压紧按摩体表产生打滑,不能带动皮下肌肉运动产生挤拧作用,是平动作用力为主的滚动摩擦,作用力显著小于向下作用力为主的滑动摩擦,而挤拧疗法是滑动摩擦力。
2、现有技术中两个半圆摩擦头中间存在空间距离,导致旋转运动幅度大,使向下按压的力量小,虽然按摩力度很大,但由于按摩面积大,导致按摩强度并不大。如人工按摩拧法中,两手指是紧靠在一起对称作用力拧紧的,按摩面积小、按摩强度大。
综上所述:在对颈椎按摩中,现有技术按摩器不能提高按摩疗效和代替人工按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按摩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对称并排紧密相连的双半圆按摩头,通过减少两个半圆摩擦头中间距离,减小旋转运动幅度和按摩面积,从而加大按摩强度;双半圆摩擦头上固定有多条垂直筋状突起,既能显著提高按压强度,又能带动皮下肌肉运动产生挤拧作用。本发明中按压力与摩擦力结合一体的对称合力双半圆摩擦头与振动按摩头和药物外用相结合,可以达到显著提高颈椎病按摩疗效和代替人工按摩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的:一种颈椎按摩器,它是由双半圆摩擦头、振动按摩头、药布、固定套、开关、装有电机的机壳、手握调节杆组成,它的特征在于:双半圆摩擦头的两个半圆摩擦头直径与高度相同,对称并排紧密相连中间没有空隙,双半圆摩擦头直径与两个半圆摩擦头直径相同,双半圆摩擦头上固定有多条垂直筋状突起,机壳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双半圆摩擦头和震动按摩头。两个双半圆摩擦头中间没有空隙绕转动运动幅度小,向下按压力度大,提高对肌肉挤拧扭动作用,双半圆摩擦头上固定有多条垂直筋状突起,可加大压紧作用,防止在绕转运动中产生打滑现象。振动按摩头是现有技术产品,可采用电机振动和电磁振动,通过导线与开关联接,在底部装有压力弹簧,以保证振动按摩头压紧按摩体表部位,振动按摩头与双半圆摩擦头高度相同,涂有活血化瘀外用药液的药布盖在双半圆摩擦头上,固定套与机壳配合固定药布,开关进行调节、控制正反方向转动。
装有电机的机壳是现有技术,参照《脏腑疾病治疗器》ZL95112106.5,机壳内装有电机,启动开关后电机转动,经两极变速后转速降低,扭矩传给主动齿轮轴,齿轮轴通过咬合的齿轮带动4个工作齿轮轴转动,工作齿轮轴前部有按摩头,有4个按摩头同时转动,按摩头后面安装弹簧,以改善按摩头与人体的硬性接触。手握调节杆是现有技术,它是将调节杆分成两段,分别相接其两端,相接处可拆卸,参见《脑血管病按摩仪》ZL94225696.4,手握调节杆与机壳固定,患者手握调节杆控制颈椎按摩器,可对颈肩部位进行按摩。颈椎按摩器低速转动为150转/分钟、压力为2公斤/平方厘米,主要是带动皮下肌肉运动放松;高速为600转/分钟、压力为0.5公斤/平方厘米,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摩擦生热与透皮给药。两种转动方式可交替作用,进行正反方向转动可对僵硬肌肉进行反复扭动,与现有技术按压为主的按摩器和摩擦力为主的按摩器不同,本发明是按压为主和摩擦为主两种功能方式同时存在、交替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静,未经杜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0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