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硅胶加热膜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19768.7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3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利;周晓兵;杨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汽车空调 硅胶 加热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空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硅胶加热膜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动汽车成为现代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动力系统的改变,导致传统燃油式汽车利用发动机余热、设置独立燃油热源的采暖方式都将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一般通过电加热的方式来满足电动汽车空调采暖系统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目前电动汽车一般均采用PTC电加热器实现采暖,通常采用胶粘、钎焊等方式连接PTC加热板和散热翅片,工序繁杂,使用粘合剂存在不易拆卸返修的蔽端,并且在使用过程中PTC加热器的热转换效率较低、升温速率慢,同时增加电动车耗电量,也无法满足客户的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电动汽车采用PTC电加热器实现采暖,工序繁杂,使用粘合剂存在不易拆卸返修的蔽端,并且在使用过程中PTC加热器的热转换效率较低、升温速度慢,增加电动车耗电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硅胶加热膜加热器,其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更换,热转换效率高,升温速度快,减少电能消耗,提高电动车采暖舒适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若干个硅胶加热片组件,硅胶加热片组件互相间隔设置,连接在硅胶加热片组件上的通电导线并联连接。每个硅胶加热片组件相对独立,便于维修和更换。本技术方案热转换效率高,升温速度快,减少电能消耗,有效节约电能,提高电动车采暖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硅胶加热片组件包括长条状的散热铝板和粘贴于散热铝板上的长条状的硅胶加热膜,散热铝板上设有两块间隙调节块,两块间隙调节块分别靠近散热铝板的两端。间隙调节块对散热铝板起到间隔和定位作用。硅胶加热膜升温后,热量再通过散热铝板散发出去,相邻散热铝板之间有空隙,确保热量能更好地传递到电动汽车的车内空间中,进一步确保热转换效率高、升温速度快。根据需要,通过改变间隙调节块的厚度,可改变相邻两个硅胶加热片组件之间的距离,改变同一壳体内硅胶加热片组件的安装数量,在不改变壳体大小的前提下,可改变制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铝板的两端各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的壳体内的两侧各设有两根连接杆,连接杆穿过散热铝板的通孔,所述的散热铝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两侧的连接杆上。通过连接杆把所有散热铝板依次层叠连接起来,安装方便且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铝板的右端设有一个走线槽,形成散热铝板的右端的两个安装脚,位于散热铝板的右端的两个通孔分别设于所述的两个安装脚上。所有散热铝板的走线槽朝向壳体的同一侧,形成一个走线通道,便于每个硅胶加热膜上的通电导线沿走线通道铺设,并且并联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的四个角落处各设有一个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呈L型,安装支架的横板和壳体相连,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和两侧的安装支架的竖板相连。四个安装支架两两对称设置,安装支架的横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的内侧面,两个竖板为背靠背的安装支架之间连接有一根连接杆。拆装方便,安装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一个出线孔,连接在硅胶加热片组件上的通电导线穿过所述的出线孔伸到所述的壳体外。每个硅胶加热膜上的通电导线在壳体内并联连接后,最后穿过出线孔伸到壳体外,再连接到电动汽车上的控制系统。连线清楚、整齐,便于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设有出线孔的壳体侧板上设有两个分别朝上、朝下凸出的固定脚片,两个固定脚片分别靠近壳体侧板的两端,固定脚片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固定脚片及安装孔,可方便地将本发明安装到电动汽车上。拆装方便,安装牢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布局整齐,拆装方便,每个硅胶加热片组件相对独立,便于维修和更换。本发明热转换效率高,升温速度快,减少电能消耗,有效节约电能,提高电动车采暖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硅胶加热片组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和PTC加热器的升温速率对比图。
图中1.壳体,2.硅胶加热片组件,3.散热铝板,4.硅胶加热膜,5.间隙调节块,6.通孔,7.连接杆,8.走线槽,9.安装脚,10.安装支架,11.出线孔,12.固定脚片,1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9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