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直线电机定位力辨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18937.5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何良辰;刘洋;陈震宇;宋跃;王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遗传 算法 优化 神经网络 直线 电机 定位 辨识 方法 | ||
1.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直线电机定位力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由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直线电机匀速拖动数据并换算为定位力数据;
步骤二:确定神经网络拓扑结构;
步骤三:初始化神经网络各个参数;
步骤四:定义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为预测数据误差;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的神经网络参数作为个体,执行遗传算法;
步骤六:当达到最大进化次数时,结束遗传算法优化过程,得到最优参数,进行步骤七,否则执行步骤五;
步骤七:将最优参数赋到神经网络;
步骤八:训练神经网络更新参数;
步骤九:达到训练次数,则用训练后网络进行辨识,否则执行步骤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直线电机定位力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分为三部分: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直线电机定位力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初始化神经网络参数包括w0j、wijk、aij、b,a0j为输入层到第一层隐含层第j个节点的阈值;aij为第i层隐含层到第i+1层隐含层第j个节点的阈值;w0j为输入层与第一层隐含层第j个节点之间的权值;wijk为第i层隐含层中第j个节点到第i+1层隐含层第k个节点之间的权值;b为最后一层隐含层到输出层节点的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直线电机定位力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采用遗传算法在个体中作选择、变异、交叉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直线电机定位力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按(1)-(3)式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其中Hij为第i层隐含层中第j个节点的输出;X为网络输入;Y为网络输出;a0j为输入层到第一层隐含层第j个节点的阈值;aij为第i层隐含层到第i+1层隐含层第j个节点的阈值;w0j为输入层与第一层隐含层第j个节点之间的权值;wijk为第i层隐含层中第j个节点到第i+1层隐含层第k个节点之间的权值;b为最后一层隐含层到输出层节点的阈值;ni为第i层隐含层的节点数;
H1j=f(w0jX+a0j)(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89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钢板弹簧用限位装置
- 下一篇:抽油机电力失效保护制动器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