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循环水洗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18757.7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9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卿;赵旭;倪锋;池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工程 循环 水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业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循环水洗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域施工的深基坑工程不断增多,此类工程往往场地面积狭小,基本与基坑占地面积等同。而在施工中,土方、材料进出施工场地,按照环境保护要求需要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以防止扬尘及污染城市环境。目前的出入车辆冲洗,通长是采用高压水枪人工清理的方式,需要大量自来水,冲洗后的自来水,通过施工场地内设置的沉淀池沉淀后直接排放入市政排水管网,这种用水方式,需要大量水资源且无法重复利用,并且由于沉淀池的沉淀作用有限,可能存在部分泥浆水被排入市政排水管网,造成市政排水管网堵塞。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水资源能够重复利用的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循环水洗车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循环水洗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深基坑工程中洗车装置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循环水洗车装置,设置于深基坑边缘的栈桥上,所述栈桥包括坡道、设置于所述坡道底部的桥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坡道顶部的平台,
所述桥面上设置有蓄水洗车槽,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洗车池,所述洗车池内设有储水箱以及与所述储水箱相连的车辆冲洗装置;
所述蓄水洗车槽与沉淀池相连,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洗车池内的储水箱,为所述车辆冲洗装置提供沉淀后的清水;
冲洗后的污水从所述坡道回流至所述蓄水洗车槽中。
较佳地,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桥面相连,且二者一体成型。
较佳地,所述沉淀池为多级沉淀池,所述潜水泵设置于最末一级沉淀池中。
较佳地,所述多级沉淀池至少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级入水池、二级过滤池以及三级清水池。
较佳地,所述二级过滤池内设有污泥斗。
较佳地,所述蓄水洗车槽与所述沉淀池之间采用排水管相连,当所述蓄水洗车槽内的水面高出所述排水管的表面时,水流排入所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较佳地,所述蓄水洗车槽内铺设有若干凸起。
较佳地,所述坡道上设有排水明沟。
较佳地,所述储水箱还连接有补水管道。
较佳地,所述车辆冲洗装置采用高压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循环水洗车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水洗车装置与深基坑边缘的栈桥一体施工成型,大部分结构利用既有的桥面、坡道以及平台等结构,施工方便,不会影响建筑物施工进程;
2、相比于传统的单独设置的洗车装置,仅增加了潜水泵和储水箱,即实现了水循环系统,大大节约了成本;
3、冲洗后的污水,利用坡道的自重原理自行回流至蓄水洗车槽中,无需使用动力设备,节能效果明显;
4、车辆通过桥面上的蓄水洗车槽,车轮沾染的大部分泥块通过车轮滚动自行落入蓄水洗车槽中,待车辆行驶至坡道顶部的平台上时,车辆冲洗装置仅需要少量冲洗,即可达到洁净要求,进一步节约能源;
5、蓄水洗车槽中的污水,通过沉淀池沉淀后,往复冲洗使用,节约了自来水资源,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循环水洗车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循环水洗车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方式中循环水洗车装置中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栈桥、11-坡道、12-桥面、13-平台;
20-蓄水洗车槽、21-凸起、30-洗车池、31-储水箱、32-车辆冲洗装置、40-沉淀池、41-潜水泵、42-一级入水池、43-二级过滤池、44-三级清水池、50-排水明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循环水洗车装置,设置于深基坑边缘的栈桥10上,请重点参考图2,所述栈桥10包括坡道11、设置于所述坡道11底部的桥面12,以及设置于所述坡道11顶部的平台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8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乘用车底盘电池更换系统及换电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肥安全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