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输送实验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17767.9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5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武凌宇;吴建德;范玉刚;黄国勇;邹金慧;冷婷婷;张馨予;李富玉;熊新;冯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输送 实验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输送实验平台,属于管道输送领域。本发明包括电源部分、检测部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电源部分分别给检测部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供应电能,检测部分、控制部分连接执行部分;所述执行部分包括储水桶、矿浆桶、矿水池、电动机、矿浆泵、刀板阀Ⅰ、刀板阀Ⅱ、刀板阀Ⅲ、刀板阀Ⅳ、刀板阀Ⅴ、刀板阀Ⅵ、阀门,所述检测部分包括电磁流量计和压力变送器,所述控制部分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低压配电柜、微型计算机、手动阀门控制柜。本发明从多方面、多角度验证及完善已有理论算法,使得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达到更加经济高效的目的,减小运输过程中对设备的损坏,并在维护管理上更加方便简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输送实验平台,属于管道输送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上矿物需求也大大增加。在大规模运输中,运输成本显著降低,特别在运输量大,运输距离长的情况下,比其他运输方式的费用要低得多。运输设备的工作效率高,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维修管理方便,操作人员少。由于被输送的固体物料在管内流动,而大部分管道埋在地下,因此占地少、无噪声、无震动、无粉尘等,安全可靠且环保,不受气温、天气等外界的影响,可全天候运行。
由于以上优点,管道输送成为比较重要的输送方式,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在处理复杂地形时的关联问题;由于多台泵并、串联动等原因引起的压力波动;管道拥堵;管道工艺缺少完善的理论支持等问题。所以搭建实验平台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多项基础实验,不仅可以了解、掌握和巩固管道相关知识,还可以根据相关工艺实验验证及完善技术经验得出的理论算法,更加深入的系统的进行理论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输送实验平台,以用于为工业管道运输提供理论支持,减小运输过程中对设备的损坏,并在维护管理上更加方便简捷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输送实验平台,包括电源部分13、检测部分14、控制部分15和执行部分16;电源部分13分别给检测部分14、控制部分15和执行部分16供应电能,检测部分14、控制部分15连接执行部分16;
所述执行部分16包括储水桶1、矿浆桶2、矿水池3、电动机4、矿浆泵5、刀板阀Ⅰ6、刀板阀Ⅱ7、刀板阀Ⅲ8、刀板阀Ⅳ9、刀板阀Ⅴ10、刀板阀Ⅵ11、阀门12;其中储水桶1输出端与刀板阀Ⅱ7相连接,刀板阀Ⅱ7输出端与管道三通接头一端相连接,三通接头另两端分别与刀板阀Ⅲ8输出端和电动机4控制下的矿浆泵5输入端连接,而刀板阀Ⅲ8输入端则与矿浆桶2的输出端连接,矿浆泵5输出端与刀板阀Ⅰ6的输入端相连接,储水桶1输入端与管道输尾端刀板阀Ⅳ9的输出端相连接,而刀板阀Ⅳ9的输入端与一个管道三通接头相连接,三通接头另两端分别与管道输尾端和矿浆桶2的三通接头相连接,矿浆桶2的三通接头分别与刀板阀Ⅵ11输入端和刀板阀Ⅴ10输入端相连接,刀板阀Ⅴ10输出端与矿浆桶2输入端相连接,最后刀板阀Ⅵ11输出端与矿水池3输入端连接,而矿水池3中废料经过阀门12排出管道系统;
所述检测部分14包括电磁流量计17和压力变送器18;其中电磁流量计17安装在管道输尾端,压力变送器18分别位于储水桶1输出端、矿浆桶2输出端、环管主管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储水桶1和矿浆桶2的输入端;
所述控制部分15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9、低压配电柜20、微型计算机21、手动阀门控制柜22;其中微型计算机21输出端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9相连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9通过总线与低压配电柜20连接,低压配电柜20输出信号给电动刀板阀组,而手动阀门控制柜22也与电动刀板阀组连接。
所述电磁流量计17安装方式是将管道断口两端和装有电磁流量计17的管段两端焊接法兰,对应法兰并用螺丝固定,电磁流量计17固定在单独的管段上。
所述压力变送器18安装方式是在管道主体选定位置的管段顶端开槽,然后焊接法兰,将压力变送器18固定端对应法兰用螺丝固定在管道相应位置主体顶端的法兰处,最后焊接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7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域可调手电筒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