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绒的高效灭菌除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416189.7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9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华;罗敏霞;秦胜利;夏世斌;吴振斌;张春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2 | 分类号: | A61L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绒 高效 灭菌 除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羽绒制品的抗菌除臭领域,尤其涉及羽绒高效灭菌除臭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具有轻柔保暖、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被用来制作羽绒服、羽绒被等高档保暖产品,并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羽绒羽毛来源于家禽原毛,其组成结构是蛋白质,非常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极易成为微生物滋生的场所,所以羽绒制品在加工时需要进行抗菌除臭处理。
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主要是有机抗菌剂,大多数有机抗菌剂存在耐热性差、易挥发、易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安全性差等缺点。无机纳米材料是新型抗菌材料,其核心成分是抗菌剂,具有持久性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且无毒无味、安全性高。纳米材料微粒尺寸在1-100nm之间,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纳米二氧化钛是光催化型抗菌剂主要是基于光催化反应使有机物分解而具有抗菌除臭效果的。在光催化作用下,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产生化学活性强的原子氧和羟基自由基,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杀灭细菌。纳米二氧化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等有很强的抑杀作用,具有光谱杀菌能力。
但是,如果简单利用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特性,对羽绒进行灭菌除臭,灭菌效果很不理想,羽绒的灭菌率并不高,除臭效果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专门对羽绒进行高效灭菌除臭的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羽绒的高效灭菌除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羽绒、纳米二氧化钛和水混合均匀;
步骤2)使用微波对步骤1)的混合物进行灭菌除臭。
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1)中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为所述羽绒质量的0.5-5倍,所述水的用量至少为将所述羽绒浸润。
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2)中微波的功率大于等于100W,所述灭菌除臭的处理时间至少为0.5分钟。
更优的,所述步骤2)中进行灭菌除臭时的温度为35-50摄氏度。
更优的,所述步骤1)中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为所述羽绒质量的0.5-2倍。
最优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微波的功率为100W。
最优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进行灭菌除臭时的温度为35摄氏度。
更优的,还包括对步骤2)后灭菌的羽绒回收纳米二氧化钛的步骤。
更优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回收的步骤为将羽绒和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后,使用清水对二氧化钛冲洗后烘干回收。
更优的,步骤2)后还包括将羽绒与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后将灭菌除臭后的羽绒烘干回收的步骤。
微波具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双重杀菌作,微波灭菌非热效应是指在电磁波的作用下,使生物体内发生各种生理、生化和功能的变化,进而影响细菌新陈代谢,加速细菌衰老和死亡微波协同纳米材料抗菌是结合了微波非热效应和纳米材料的优点,应用于羽绒抗菌除臭加工中,提高抗菌效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专门针对羽绒进行高效灭菌除臭的方法,其采用的是微波灭菌,微波灭菌是新型灭菌技术,是将微波与纳米二氧化钛联合作用,其具有灭菌效率高、速度快、处理后无污染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羽绒的高效灭菌除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需要灭菌除臭的羽绒的质量;
B、向A步骤称取的羽绒中,加入质量是该羽绒的质量的1倍的纳米二氧化钛;加入适量的水,将该羽绒完全浸没,并混合均匀;
C、将B步骤的到混合物置于微波消解仪下;
D、开启微波消解仪,微波功率为100W,微波温度为34℃,微波处理1.5分钟。
羽绒的干燥回收步骤:待所述微波消解仪完成微波处理并停止后,取出被微波处理完成的混合物,并利用筛子过滤;收集羽绒,用清水将羽绒洗净,再将清洗后羽绒放入烘箱中,以100℃,烘干1小时。
实施例2
一种羽绒的高效灭菌除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需要灭菌除臭的羽绒的质量;
B、向A步骤称取的羽绒中,加入质量是该羽绒的质量的1倍的纳米二氧化钛;加入适量的水,将该羽绒完全浸没,并混合均匀;
C、将B步骤的到混合物置于微波消解仪下;
D、开启微波消解仪,微波功率为100W,微波温度为38℃,微波处理2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6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导热吸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柜冷气流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