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导热油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15978.9 | 申请日: | 2015-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9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强;陈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C6/18 | 分类号: | F02C6/18;F01D15/10;F24H7/00;F22B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陆凤 |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蒸汽 联合 循环 热电 联产 导热油 供热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导热油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轮机系统、蒸汽轮机系统和导热油供热系统;
所述燃气轮机系统包括燃气轮机(32);
所述蒸汽轮机系统包括:第一余热锅炉(10)、蒸汽轮机(12)、凝汽器(14)、水泵(16)、发电机(18)和第一连接管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余热锅炉(10)、蒸汽轮机(12)、凝汽器(14)和水泵(16);
所述导热油供热系统包括:第二余热锅炉(10)、导热油受热面模块(21)、导热油泵(22)、导热油蒸发器(24)和第二连接管道,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用于连接导热油用户端(42)以及所述导热油受热面模块(21)、导热油泵(22)和导热油蒸发器(24),并且所述第二余热锅炉(10)内设置有所述导热油受热面模块(21);
所述燃气轮机(32)设有烟气输出端,所述烟气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余热锅炉的烟气输入端,用于向所述第二余热锅炉内排放含有热量的烟气;
所述第一余热锅炉(10)和第二余热锅炉为同一余热锅炉;
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通过与所述导热油用户端(42)串联或并联连接,实现对所述第一余热锅炉(10)中导热油温度控制;
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中的水采用所述凝汽器(14)输出的凝结水;和/或
将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产生的蒸汽与所述蒸汽轮机(12)输出的供热蒸汽合并;
所述导热油供热系统还设有蒸汽流量计(26);
所述蒸汽流量计(26)的蒸汽输入端连接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的蒸汽输出端,所述蒸汽流量计(26)的蒸汽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蒸汽轮机(12)的供热蒸汽出口端或出口管道;
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的入水端上游设有水流量调节阀(28);
所述水流量调节阀(28)的入水端连接所述水泵(16)的出水端,并且所述水流量调节阀(28)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的入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导热油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轮机(12)的蒸汽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余热锅炉(10)的蒸汽输出端,所述蒸汽轮机(12)的蒸汽输出端连接所述凝汽器(14)的蒸汽入口端;
所述凝汽器(14)的凝结水出口端连接所述水泵(16)的入水端,并且所述水泵(16)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余热锅炉(10)的入水端;
所述蒸汽轮机(12)与所述发电机(18)在同一根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导热油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受热面模块(21)的输出端与所述导热油用户端(42)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向所述导热油用户端(42)传输高温导热油;
在所述导热油受热面模块(21)的输出端与所述导热油用户端(42)的输入端之间,设有导热油流量计(23),用于测量导热油的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导热油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与所述导热油用户端(42)串联;
所述导热油泵(22)位于所述导热油用户端(42)的下游;
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位于所述导热油泵(22)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导热油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与所述导热油用户端(42)并联;
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的导热油入口端上游还设有一导热油流量调节阀(25),用于调节向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中输入的导热油的油量;
所述导热油流量调节阀(25)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导热油蒸发器(24)的导热油入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导热油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轮机系统还包括:发电机(38)、所述燃气轮机(32)的附属设备,其中所述燃气轮机(32)的附属设备为压气机(36)和燃烧室(34);
所述燃气轮机(32)与所述压气机(36)和所述发电机(38)在同一根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导热油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用户端(42)包括压差调节阀(40)和用户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59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