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间覆盖补偿小区的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5829.2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南;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覆盖 补偿 小区 检测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间覆盖补偿小区的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该检测方法包括:向服务小区内的或者与服务小区处于连接状态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UE发送要求上报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识别信息的测量指令;接收一个或多个UE上报的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识别信息,从接收到的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识别信息中确定出服务小区的覆盖补偿小区;向覆盖补偿小区的基站发送通知消息,通过该通知消息通知覆盖补偿小区的基站在服务小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作为该服务小区的覆盖补偿小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对覆盖补偿小区的自动化检测,提高了基站间小区覆盖补偿的效率,保证了基站间小区覆盖补偿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最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间覆盖补偿小区的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建设的跨越飞速发展,该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应用阶段。在成熟的LTE网络中,将至少有两层以上的覆盖,即同一地理区域可以通过基站发射功率和天线的调整来实现覆盖范围的收缩与扩展而多个小区覆盖。其中,以下述应用场景为例:
应用场景1:如图1所示,CellA和CellB可同时覆盖某一地理区域,但考虑干扰或其他因素,CellA为该地区的主力覆盖小区,CellB通过调整参数而只作为CellA的邻区。当CellA发生故障后,则需要CellB调整覆盖,来保证对原来CellA覆盖区域进行覆盖补偿,其中,CellB对CellA进行覆盖补偿时,如图2所示。
应用场景2:如图1所示,CellA和CellB可同时覆盖某一地理区域,但考虑干扰或其他因素,CellA为该地区的主力覆盖小区,CellB通过调整参数而只作为CellA的邻区。当CellA由于节约功耗角度考虑关闭时,则需要CellB调整覆盖,来保证对原来CellA覆盖区域进行覆盖补偿,其中,CellB对CellA进行覆盖补偿时,如图2所示。
然而,目前能够完成场景1和场景2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人工方式完成,由于人工的介入,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不但提高了人工侦测和调整的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覆盖补偿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间覆盖补偿小区的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实现了对覆盖补偿小区的自动化检测,提高了基站间小区覆盖补偿的效率,保证了基站间小区覆盖补偿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间覆盖补偿小区的检测方法,应用于服务小区的基站,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向所述服务小区内的或者与所述服务小区处于连接状态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UE发送要求上报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识别信息的测量指令;
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UE上报的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识别信息,从接收到的所述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识别信息中确定出所述服务小区的覆盖补偿小区;
向所述覆盖补偿小区的基站发送通知消息,通过所述通知消息通知所述覆盖补偿小区的基站根据在所述服务小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作为所述服务小区的覆盖补偿小区。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服务小区内的或者与所述服务小区处于连接状态的一个或者多个UE发送要求上报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识别信息的测量指令具体为: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广播的方式向所述服务小区内的或者与所述服务小区处于连接状态的一个或者多个UE发送要求上报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识别信息的测量指令。
可选地,所述测量指令包括: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确定算法、覆盖补偿候补小区的对应标识以及覆盖补偿候补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者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其中,所述覆盖补偿候选小区的确定算法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5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