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半波带结构的极紫外光源收集镜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15398.X | 申请日: | 2015-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2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姚舜;喻波;金春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于晓庆 |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半波带 结构 紫外 光源 收集 制作方法 | ||
1.具有半波带结构的极紫外光源收集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底清洗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对光源收集镜(1)进行超声波清洗、酒精烘干,去除表面污染物;
步骤二、涂胶
在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上旋涂在曝光光源(6)辐照下能够产生具有抗蚀功能的材料,形成涂层;
步骤三、曝光
搭建曝光光路:沿光轴依次设置曝光光源(6)、扩束器(7)、光源收集镜(1)、曲面半反半透镜(4)和曲面反射镜(5),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的焦点和曲面反射镜(5)的焦点分别与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所在椭球的第一焦点F1和第二焦点F2重合,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与曲面反射镜(5)均能对平行光进行反射形成球面波,所述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所在椭球的焦距等于曝光光源(6)输出的激光波长四分之一的奇数倍;
通过两相干点光源干涉在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上形成干涉条纹,使椭球面(2)上的涂层感光来完成曝光:所述曝光光源(6)输出的激光经扩束器(7)扩束后形成平行的入射光(11),入射光(11)经光源收集镜(1)中间的通孔(8)照射在曲面半反半透镜(4)表面,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对一部分入射光(11)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13)即第一球面波,对另一部分入射光(11)透射形成透射光(11’)照射在曲面反射镜(5)表面,所述曲面反射镜(5)对透射光(11’)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13’)即第二球面波,所述第一反射光(13)和第二反射光(13’)均照射在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上;所述第一球面波的球心与曲面半反半透镜(4)的焦点、光源收集镜(1)的第一焦点F1重合,所述第二球面波的球心与曲面反射镜(5)的焦点、光源收集镜(1)的第二焦点F2重合,所述第一球面波和第二球面波在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上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同时使椭球面(2)上的涂层感光完成曝光;
步骤四、烘烤
将曝光后的光源收集镜(1)放置在烘箱中进行烘烤;
步骤五、显影
采用溶剂清洗光源收集镜(1),去除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上未曝光区域的涂层;
步骤六、刻蚀
采用刻蚀液在具有半波带图案的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上刻蚀掉部分基底,刻蚀厚度为曝光光源(6)输出的激光波长的四分之一;
步骤七、去胶
利用等离子体去胶机去除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上经曝光后的涂层,使半波带结构露出;
步骤八、镀膜
在具有半波带结构的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上镀制一层极紫外反射膜,完成具有半波带结构的极紫外光源收集镜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曝光光源(6)辐照下能够产生具有抗蚀功能的材料为感光材料或感热材料;
所述感热材料为热交联计算机直接制版材料,由红外吸收染料、可溶性酚醛树脂、酚醛清漆树脂和鎓盐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和曲面反射镜(5)结构相同,是一种由对CO2激光透明的材料制成的抛物面镜;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表面镀有半反半透膜,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口径大于经扩束器(7)进行扩束的平行光的直径;所述曲面反射镜(5)表面镀有高反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烘烤条件为:100℃下烘烤1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与曲面反射镜(5)的放置方式有四种,分别为: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的第一内表面(9)和曲面反射镜(5)的第二内表面(9’)同时与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相对;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的第一外表面(10)和曲面反射镜(5)的第二外表面(10’)同时与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相对;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的第一内表面(9)和曲面反射镜(5)的第二外表面(10’)同时与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相对;所述曲面半反半透镜(4)的第一外表面(10)和曲面反射镜(5)的第二内表面(9’)同时与光源收集镜(1)的椭球面(2)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53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盒
- 下一篇:基于多次曝光的跨尺度微结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