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取代‑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14130.4 | 申请日: | 2015-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林;张金改;余秋艳;何晶晶;李芯蕊;骆春香;李尚儒;柳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05/12 | 分类号: | C07D405/12;A61K31/4196;A61K8/49;A61P17/00;A61Q19/02 |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43209 | 代理人: | 高红旺 |
| 地址: | 4112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羟基 吡喃酮 甲硫基 氨基 三唑类 化合物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的5-取代-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类化合物,为新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作为黑色素抑制剂或美白剂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证明色素沉着是由紫外线激活表皮中的黑色素细胞内的黑色素生成酶,产生色素所引起的。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酪氨酸酶是一种关键酶,它将酪氨酸转化成多巴、多巴醌,多巴醌再经非酶氧化而聚合生成大分子黑色素[1]。因此,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可以限制黑色素的生成,从而改善皮肤的色素沉着。
有效的黑色素抑制剂和增白剂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目前已有多种酪氨酸酶抑制剂用于改善或治疗皮肤色斑,但还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要。其中,L-抗坏血酸的稳定性不佳,曲酸的效果较弱。氢醌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在酪氨酸酶作用下被氧化成有毒性的半醌基物质,使黑色素细胞脂质发生氧化,导至细胞膜结构被破坏,引起细胞死亡。因此许多国家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熊果苷,作为一种氢醌的糖苷衍生物,因在活性剂量下不具有细胞毒性,而被开发成商品,但其增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找高效且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已成为医药和化妆品行业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5-取代-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类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可应用于防治色斑、雀斑、老年斑等皮肤的色素沉着和美白。
本发明的目的也包括提供含有该类新化合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5-取代-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类化合物, 其结构式为式(I)所示:
式(I)中,取代基R1是H、-CH3、-CH2CH3、C6H5-、2-CH3C6H4-、3-CH3C6H4-、4-CH3C6H4-、4-CH3OC6H4-、2-ClC6H4-、3-ClC6H4-和4-ClC6H4-;R2是2-OH、3-OH、4-OH、2,3-di-OH、2,4-di-OH和3,4-di-OH。
更具体的说,本发明的5-取代-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类化合物,具体为:
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2-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结构式为:
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3-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结构式为:
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4-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结构式为:
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2,3-二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结构式为:
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2,4-二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结构式为:
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3,4-二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结构式为:
5-甲基-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2-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结构式为:
5-甲基-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3-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结构式为:
5-甲基-3-[5-羟基-4-吡喃酮-2-基-甲硫基]-4-(4-羟基苯甲氨基)-1,2,4-三唑,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4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