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3657.5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9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江;高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占文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C1/122;E03C1/28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防臭 积水 处理器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处理系统,属于填层内积水排水防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建筑行业的排水系统,尤其是卫生间排水系统,地热系统结构板至完成面至少100mm~200mm的填层,用水器具如:洗面盆、淋浴、墩布池、浴盆、洗衣机等的排水管都是穿过完成面设置在填层内。这样随着时间延长,人为踏踩,防水材料老化等原因,安装用水器具的排水管穿过的地方,地砖的连接处地方,都往填层内渗水,针对这个问题,人们一般采用下述方法解决。
第一、用无水封、无密封材料、无过滤材料的积水处理器安装在立管上排除积水,排水孔若干个,积水不是常流水,并且积水量少,只用一二个孔就行,其它孔就成返臭孔,待积水排完后所有的孔就成了返臭孔,因积水处理器安装在立管上的排水孔与化粪池相连通,使积水处理器安装立管上的排水孔与化粪池连成一个通道,像烟筒一样把大量有害气体返回室内,如:有疫情时就像2003年香港陶大花园一样,因为存水弯无水封不起作用,使居住在陶大花园321人全部感染上非典,漫延全国全世界。此积水器绝对不能采用,是害人的,安装上就等于安上一颗定时炸弹一样。
第二、在防水层完成后,做蓄水验收,24小时不渗漏为合格,这时人工排除蓄水,既费工又不彻底,所以工人在立管上打孔排除,认为将来有积水也可以流出,其实这样做法暂时把蓄水排出,留下大患,因为立管是经常流水,并且贴着管壁流水,这样就从立管打的孔返流回填层内,这也就是造成积水原因,也会返回大量有害臭气、有害气体到室内。
第三、有水封的无密封材料、无过滤材料的积水处理器,因为积水不是常流水,不能永远形成水封,这样排积水孔就成返臭通道,并把填内细小的充填物随着积水流走,造成空洞,造成塌陷,绝对不能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填层内积水排除不方便,并且易从化粪池返回有害气体等问题,提供一种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及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包括壳体、盖板、积水收集盘和水封管,所述壳体为上端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水封槽,所述水封槽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壳体的上表面高度,所述积水收集盘对应盖在壳体的上端开口上,所述积水收集盘的下端内侧横向设置有环状的凸缘,所述水封管位于积水收集盘内,且所述水封管的上部匹配挂接在凸缘上,所述水封管的下部位于水封槽内,且所述水封管的下端不与水封槽底部内侧接触,所述水封管和水封槽配合形成防臭水封结构,且水封深度大于等于50mm,所述盖板盖在水封管上端,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所述壳体的侧面或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口。
所述水封管底部填充有滤芯。
所述排水孔内插装有堵头,所述堵头为防水层验收做蓄水实验用。
利用多用途防臭积水处理器组成的积水处理系统,包括防臭积水处理器、三通管、立管预埋件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防臭积水处理器的排水口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连通,所述立管预埋件与结构板一起浇注,所述三通管匹配插装在立管预埋件内,所述三通管的支管与排水管连通,所述防臭积水处理器位于结构板的上端,所述结构板的上端设置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将防臭积水处理器掩埋固定,所述找平层的上表面高度与防臭积水处理器的上表面高度齐平,所述找平层的上端设置有防水层。
所述立管预埋件的结构为:包括预埋件本体、上偏心管和下偏心管,所述预埋件本体为空心的柱体结构,所述预埋件本体作为预埋件与结构板浇注在一起,所述预埋件本体的上、下端与结构板的上下侧对应齐平,所述上偏心管和下偏心管对应插装在预埋件本体的上、下端,所述上偏心管和下偏心管的上端均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径大于预埋件本体的内径,防止上偏心管和下偏心管掉进预埋件本体内,所述上偏心管和下偏心管的轴线重合,所述上偏心管和下偏心管内用于插装三通管。
所述三通管可用四通管或五通管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占文,未经高占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3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