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翼零件工装改进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12499.1 | 申请日: | 2015-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游丽梅;李春明;张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7/12 | 分类号: | C25D17/12;C25D5/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姜建文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翼 零件 工装 改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翼零件工装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尾翼零件属于关键部位,为关键件,材料为高强度钢,零件体积大,表面处理为局部镀硬铬,其余部分需进行绝缘处理,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零件镀铬部位有多个尺寸,不但零件基本尺寸不同,而且不能有局部超差现象。倘若超差,因零件外形结构复杂,难以加磨,且容易磨偏,造成返工。并且,由于高强度钢零件只允许返修一次,大大提高了零件的废品率,延长零件制作周期,增大加工成本。
零件无需镀铬的部位,需要进行绝缘处理。因零件体积较大且较为笨重,采用烘箱绝缘胶的方式无法进行。传统的绝缘方式是采用绝缘漆,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在镀铬槽中绝缘漆易溶解,会污染槽液且绝缘部位易上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尾翼零件不同尺寸同时镀铬易造成超差的现象及不易绝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尾翼零件工装改进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翼零件工装改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零件镀铬要求及形状特点绘制所要制造的阴极保护圈图;
(2)选取适当的金属材料来制作;
(3)根据阴极保护圈图的要求进行制作;
(4)阴极保护圈制作完成后,对其进行试验。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阴极保护圈的设计,不但解决了不镀铬部位与需镀铬部位的衔接端口处的尺寸超差问题,而且克服了传统绝缘方法所带来的缺陷,操作简便,减少返工率及报废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表面生产质量,保证零件的交付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尾翼零件局部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阴极保护圈a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阴极保护圈b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1至3,图1为尾翼零件局部结构图,图中O和R两处结构需要镀铬,该尾翼零件工装改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零件镀铬要求及形状特点绘制所要制造的阴极保护圈图;
由附图1零件局部图O处衔接的两端零件面不能保持在同一平面,零件直角边缘效应易产生积铬,故采用镀铬面延伸原理解决积铬超差现象;
由附图1零件局部图R处因零件表面呈圆弧状,非镀铬面,需进行绝缘,故需制作一易固定的圆弧状保护圈。
(2)选取适当的金属材料来制作;
附图1零件局部图O处需安装阴极保护圈的目的是延伸镀铬面,故需选用钢铁材料。
附图1零件局部图R处需安装阴极保护圈的目的是绝缘,且不污染槽液的一种材料来进行制作,并且因要加工成圆弧状,故需采用易加工的材料。
(3)根据阴极保护圈图的要求进行制作;
(4)阴极保护圈制作完成后,对其进行试验。
阴极保护圈制作完成后,在零件上进行安装,并进行镀铬,很好的解决了O处积铬及超差现象,以及R处较难进行绝缘的问题。
其中O处的阴极保护圈a,选用厚度5mm,外直径48mm、内直径36mm的A3材料车出圆环铁圈,如附图2所示。
其中R处的阴极保护圈b选用厚度3mm的铅锑合金、按照零件R处形状打制象形阴极圈,如附图3所示。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类似的改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2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伸缩折弯机构的喷杆机构及电子座便器
 - 下一篇:高过滤性能的过滤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