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2334.4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6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园;郝宋;李爽;姚秋华;陶炎文;宋悠全;马东明;徐峰;彭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动车组牵引变压器的冷却系统的底部材质较为特殊,不能受力,避免冷却系统底部受力的方式是使其悬空,因此确保变压器在装配、存放、装车及卸车过程中冷却系统都能处于悬空状态尤为重要。
冷却系统处于悬空状态只需将变压器的油箱部分放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台位上,就可以保证变压器的冷却系统部分处于悬空状态。但是,由于变压器的受力集中于油箱部分,冷却系统部分悬空,变压器重心不稳,很容易导致变压器倾斜或其它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在保证变压器冷却系统底部不受力的情况下,确保变压器稳定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支撑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在保证变压器冷却系统底部不受力的情况下,确保变压器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的支撑装置,所述变压器的油箱部分通过设定高度的组装台位支撑,所述变压器的冷却系统侧通过所述支撑装置支撑,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所述变压器主梁的支座、放置于放置面上的底座,以及连接所述支座和所述底座的支杆,所述支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支座到所述底座的距离大于所述支座到所述变压器的冷却系统底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支杆包括上支杆和位于所述上支杆下方的下支杆,所述支杆的高度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上支杆和所述下支杆通过护套连接,所述上支杆和所述下支杆分别套装于所述护套的两端且套装于所述护套的距离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支杆高度的调节范围为1100~1350mm。
优选地,所述上支杆、所述下支杆以及所述护套上具有螺纹,所述支杆的高度通过螺纹调节。
优选地,所述支座的形状呈凹形,且其上方具有开口。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主梁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支座的形状与所述主梁的形状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直径为200~250mm。
优选地,所述支座的上部以及所述底座的下部均安装有具有保护性的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支杆具体为钢板支杆,且其表面刷有漆层。
本发明所提供的变压器的支撑装置,可以用于变压器的装配、存放,也可以用于车体底部变压器的装车或卸车。变压器的油箱部分通过设定高度的组装台位支撑,使变压器的冷却系统部分处于悬空状态,变压器的冷却系统侧通过支撑装置支撑。支撑装置包括支座、底座以及支杆,支座支撑于变压器冷却系统侧的主梁的下方,底座放置于放置面上,支杆连接支座和底座,支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支座到底座的距离大于支座到变压器的冷却系统底部的距离,保证冷却系统悬空时变压器的稳定。
本发明提供的支撑装置,不仅可以使冷却系统悬空,避免冷却系统底部受力,也可以确保变压器在装配、存放、装车及卸车过程中变压器受力平衡。不但油箱部分有设定高度的台位支撑,而且冷却系统侧也有支撑装置支撑。冷却系统部分悬空时变压器整体重心稳定,使变压器受力较均匀,变压器不易发生倾斜或其它安全问题;同时,支撑装置循环利用性较好,通用性较高,操作简单,单人即可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变压器冷的受力方式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冷却系统、2-主梁、3-支撑装置、4-油箱、5-组装台位、6-放置面、31-支座、32-上支杆、33-护套、34-下支杆、3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支撑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在保证变压器冷却系统底部不受力的情况下,确保变压器稳定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23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