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像仪的最小可分辨温差客观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8246.7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3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位星;潘峰;肖璇;裴梦新;高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张瑜,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像仪 小可 分辨 温差 客观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像仪的最小可分辨温差客观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新型的红外成像系统在军事和民用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对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是热像仪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它反映了红外热像仪的空间分辨率和热灵敏度,融合了系统的成像质量等因素,能够较全面反映系统的探测能力,可以作为评价红外热像仪的综合指标,。以往对红外成像系统MRTD的传统测试方法通常采用的是人眼主观判读方法,观察者(一般为接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直接观察被测系统的靶标像,在确定的空间频率下,刚好能分辨出4杆靶图案(高宽比7:1)时,目标与背景之间的温差为该空间频率的MRTD。这种MRTD测试方法与测试者密切相关,但由于受人眼主观因素的影响,测试结果随测试者的训练水平、心理素质、视觉能力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测量结果不稳定、测试周期长,同时也容易引起争议。因此客观的对热像仪MRTD测试成为红外成像系统的必然要求。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像仪的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测试方法,该方法将图像处理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实现MRTD参数的客观测试,不仅提高了测试速度,同时避免了传统测试方法中人工的重复性工作及主观因素干扰。
本发明的热像仪的最小可分辨温差客观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用于测试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该ANFIS具有三个输入节点和一个输出节点,三个输入节点的输入值分别为热像仪采集图像的均值对比度f1、对比度f2、温差类别f3这三个特征,输出节点输出值为分类结果,包括1、0、-1三类,其中,1表示清晰、0表示清晰与模糊之间、-1表示模糊;
其中,针对每帧热像仪采集图像获得三个特征参数的方式为:
步骤11,对获取的多帧热像仪采集视频进行预处理,获得感兴趣处理图像ROI以及该ROI区域中四个靶杆的轮廓和位置;
步骤12,均值对比度f1的计算方法为:计算四个靶杆上像素点的灰度均值A1,以及灰度化图像的ROI区域中除四个靶杆外的区域即背景上像素点的灰度均值A2;计算A1和A2的平均值A3;均值对比度f1为四个靶杆上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大于A3的像素数N1与四个靶杆所占总像素数N的比例;
对比度f2的计算方法为:计算四个靶杆之间的三个间隔区域的灰度均值A4;对比度f2为(A1-A4)/(A1+A4);
温差类别f3的计算方法为:若A1大于A2,则f3为1,代表靶杆的灰度均值大于背景的灰度均值,此时为正温差;若A1小于A2,则f3为-1,代表靶杆的灰度均值小于背景的灰度均值,此时为负温差;
步骤2,采用一种类型X的热像仪采集视频,在采集的过程中调整热像仪的温差,使得温差遍历整个温差范围,从视频中截取多帧图像,针对每帧图像计算均值对比度f1、对比度f2、温差类别f3这三个特征,并通过观察每帧图像的清晰、模糊程度给出每幅图像的期望输出,期望输出值包括1、0和-1,同一帧图像的均值对比度f1、对比度f2、温差类别f3和期望输出值形成一个训练样本;利用训练样本对步骤一构建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进行训练,获得该类型X热像仪的MRTD分类模型;
步骤3,针对类型X的热像仪进行MRTD测试时,在某种温差下采集被测热像仪的图像,提取均值对比度f1、对比度f2、温差类别f3这三个特征输入MRTD分类模型,获得分类结果;根据一段视频中各测试图像帧的分类结果调整被测热像仪的温差,重复本步骤3,直到获得测试结果;
根据分类结果的调整方式为:
若该段视频的分类结果中,1类的个数占测试帧数的比例大于给定的精度阈值,则进一步判断:若此时温差类别f3为1,则降低被测热像仪的温差;若此时温差类别f3为-1,则升高被测热像仪的温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8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味肉丸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润肠通便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