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轴支架制造用连续模具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06889.8 | 申请日: | 2015-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3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楷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8/14;B21D28/3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轴 支架 制造 连续 模具 方法 | ||
1.一种车辆前轴支架制造用连续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导向柱和导向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1)设有定位凸模(5)、成形凸模组、切边刀组、定位孔冲头(6)、定位插销(7)和切断刀(8);所述的定位凸模(5)对应相邻零件连接边料的中部设置,上模(1 )纵向后续位置对应设置有定位孔冲头(6),定位凸模(5)先在压料上压制出定位凹部,定位孔冲头(6)在定位凹部上打出定位孔;所述的定位插销(7)的下端部形状与定位凸模(5)的下端部一致,对应定位孔位置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插销杆,合模时插入定位孔中,定位插销(7)的数量与成形凸模组、切边刀组对应的工位总数一致;
所述的下模(2)对应上模(1)相应设有定位凹模(9)、成形凹模组、切边凹模组、定位孔凹模(10)、定位插销孔(11)和切断凹槽(12);
所述的上模(1)还包括冲孔冲头(3),所述的下模(2)包括对应设置的冲孔凹模(4);
所述的定位凸模(5)为圆柱型,端面为半球面;对应的定位凹模(9)为半球形凹面;
所述的成形凸模组包括成型凸模I(13)、成型折弯凸模I(14)、成型折弯凸模Ⅱ(15)、成型折弯凸模Ⅲ(16),在模具纵向上先后设定;
所述的成型凸模I(13)为卡榫轧制凸模;所述的成型折弯凸模I(14)的折弯部对应零件模料的非卡榫折弯部,对非卡榫位置进行折弯成型;所述的成型折弯凸模Ⅱ(15)和成型折弯凸模Ⅲ(16)间隔对应卡榫位置的折弯部,对卡榫位置依次进行两次折弯成型;
所述的成形凹模组包括成型凹模I(17)、成型折弯凹模I(18)、成型折弯凹模Ⅱ(19)、成型折弯凹模Ⅲ(20),对应成形凸模组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轴支架制造用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切边刀组包括切边刀I(21)和切边刀Ⅱ(22),在模具纵向上先后设定;所述的切边刀I(21)设于上模(1)横向的中段,位于上模(1)横向的中段的定位插销(7)旁边;所述的切边刀Ⅱ(22)设于上模(1)横向的两侧;切边刀I(21)和切边刀Ⅱ(22)对相邻两个零件模料的连接处进行间隔分段切边,仅保留定位凹部位置的模料保持相邻零件的连接;
所述的切边凹模组包括切边凹模I(23)、切边凹模Ⅱ(24),所述的切边凹模I(23)、切边凹模Ⅱ(24)分别对应切边刀I(21)和切边刀Ⅱ(22)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轴支架制造用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模(1)沿模具纵向依次设有定位凸模(5)、成型凸模I(13)、定位孔冲头(6)、切边刀I(21)、切边刀Ⅱ(22)、成型折弯凸模I(14)、成型折弯凸模Ⅱ(15)、成型折弯凸模Ⅲ(16)、切断刀(8);其中切边刀I(21)、切边刀Ⅱ(22)、成型折弯凸模I(14)、成型折弯凸模Ⅱ(15)、成型折弯凸模Ⅲ(16)均设有定位插销(7);
所述的下模(2)沿模具纵向对应上模(1)各模组依次设有定位凹模(9)、成型凹模I(17)、定位孔凹模(10)、切边凹模I(23)、切边凹模Ⅱ(24)、成型折弯凹模I(18)、成型折弯凹模Ⅱ(19)、成型折弯凹模Ⅲ(20)、切断凹槽(12);其中切边凹模I(23)、切边凹模Ⅱ(24)、成型折弯凹模I(18)、成型折弯凹模Ⅱ(19)、成型折弯凹模Ⅲ(20)均设有定位插销孔(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轴支架制造用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出口位置的底部设有废料出口(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楷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楷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8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