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06383.7 | 申请日: | 2015-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2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华;惠帅;曹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刘诚午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金属 纳米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衬底进行预处理;
(2)分别以化合物陶瓷和金属作为靶材,在步骤(1)处理过的衬底的表面进行磁控溅射,得到所述的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
当所述的衬底为导电衬底时,衬底偏压类型为直流或脉冲偏压;
当所述的衬底为绝缘衬底时,衬底偏压类型为射频偏压;
所述的衬底偏压功率密度为0.1-2W/cm2,自偏压大小高于-60V;
所述的化合物陶瓷靶溅射功率密度范围为4.5-20W/cm2,所述的金属靶溅射功率密度范围为0.3-3W/cm2;
溅射气压范围为0.1-0.5Pa,靶基距不低于8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金属、无机半导体材料或无机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预处理包括:将所述的衬底依次先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然后依次进行加热解吸附和等离子体溅射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陶瓷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或碳化物;
所述的金属包括金、银、铜或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陶瓷为氧化铝,所述的金属为银;
所述的化合物陶瓷靶溅射功率密度范围为4.5-7W/cm2,所述的金属靶溅射功率密度范围为0.3-0.75W/cm2。
6.一种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内纳米线所占体积百分数在5%-50%之间,金属纳米线直径不小于2n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金属纳米线复合薄膜为单层或者多层堆叠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3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镀机用晶圆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晶格电解质的制备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