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5906.6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7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有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F1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壳体 缓冲器 螺线管 抵接 内周 一体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器。由于使罩(71)的内周与壳体(66)之间的间隙在远离缸体的一侧比在缸体侧大,因此在罩(71)的缸体侧抵接于壳体(66)的时刻与壳体(66)大致一体化,而使刚性提高。由此,能够防止罩(71)与位于远离壳体(66)的缸体的一侧的螺线管(35)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阻尼力调节机构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的是在从缸体的侧壁突出的壳体上安装有保护罩的缓冲器(例如,参照日本实开昭58-102852号公报)。然而,在控制阀横靠型的阻尼力调节式缓冲器中,壳体以及罩从缸体突出的突出长度变长。在这样的缓冲器中,在因飞石的碰撞等而在罩上作用有弯曲负载时,罩可能发生变形而与阻尼力调节机构的螺线管接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提供一种防止罩与阻尼力调节机构的螺线管接触的缓冲器。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缓冲器是安装于能够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阻尼力调节式缓冲器,该缓冲器具备:缸体,其中封入有工作流体;活塞,其插入到该缸体内;活塞杆,其与该活塞连结,并向所述缸体的外部延伸;阻尼力调节机构,其设于向所述缸体的侧部突出的壳体内;以及罩,其覆盖所述壳体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阻尼力调节机构由螺线管和阻尼力产生部构成,所述罩的内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在远离所述缸体的一侧比在所述缸体侧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轴平面的剖视图,特别是表示用假想线表示阻尼力调节机构的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特别是仅表示外筒、壳体、罩、以及安装托架的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说明图,特别是罩与接合有安装托架的外筒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例示出用于车辆的半主动悬架装置的控制阀横靠型的阻尼力调节式缓冲器1(以下称作“缓冲器1”)。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定义为缓冲器1的上下方向(沿轴线的方向)。
如图1所示,缓冲器1具备内筒2(缸体)和设于内筒2的外侧的外筒3。这样,缓冲器1形成具有内筒2与外筒3的多筒构造。外筒3被接合于下端的底盖4封堵。在底盖4上设有安装环5,该安装环5安装于车辆的车轮侧部件(例如转向节)。在内筒2与外筒3之间形成环状的储液室6。在内筒2的内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有活塞7。内筒2的内部被活塞7上下划分为第一室2A与第二室2B。
活塞杆8的一端利用螺母9连结于活塞7。活塞杆8的另一端侧(图1中的盖12侧)通过第一室2A穿过杆引导件10、密封部件11、以及盖12而向内筒2的外部延伸。杆引导件10嵌合于内筒2的上端。盖12旋装于与外筒3的上端接合的大致圆筒形的外壳13。密封部件11通过在金属制的圆板上烧结弹性部件而形成,密封部件11的外周部分被杆引导件10与盖12夹持。另外,在密封部件11的下表面侧设有抵接于杆引导件10的唇形密封件14。唇形密封件14允许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从室15经由返回通路16向储液室6流通,并且阻止其向相反方向流动。此外,盖12与外壳13之间被O型环17密封。
在内筒2的下端设有划分第二室2B与储液室6的基阀18。在活塞7上设有将第一室2A与第二室2B连通的通路19、20。在通路20设有仅允许工作流体从第二室2B侧向第一室2A侧流通的止回阀21。在通路19设有盘阀22,该盘阀22因第一室2A侧的工作流体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而开阀,用于使该第一室2A侧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向第二室2B侧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5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判定手术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终点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个人卫生制品及其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