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可折叠马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05210.3 | 申请日: | 2015-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8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戚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天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K11/04 | 分类号: | A47K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1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可折叠 马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折叠马桶。它解决了便携式马桶成本高,清洗和携带不方便等技术问题。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马桶座圈与底座,所述的马桶座圈与底座之间设有由若干周向设置的折叠架杆合围而成的可折叠架体,所述的可折叠架体内具有与马桶座圈相连通的腔室,每一根折叠架杆均由可相互向内或向外折叠从而使马桶座圈和底座相互靠近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活动相连而成,且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设有能使折叠架杆保持直线状态或折叠状态的锁定结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体积小,质量轻,方便携带,方便清洗,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折叠马桶。
背景技术
马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是对蹲下和起来都比较麻烦的人群,马桶更是不可缺少。由于条件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公共场所很多都使用蹲便式便池,使得蹲下和起来都比较麻烦的人群上厕所相当困难。此外,还存在出门在外、旅行途中、野外活动临时找不到厕所等问题。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伸缩方便马桶[申请号:CN201220583310.7],包括坐凳、置于坐凳上方并与坐凳连接的桶体、桶盖和置于桶体内的内胆痛,尤其是所述坐凳下部分由凳脚构成腔体,腔体可容纳桶体。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以当马桶用,还可以当凳子用。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出门在外、旅行途中、野外活动临时找不到厕所等问题,但仍存在收缩后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便携式可折叠马桶;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折叠后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等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便携式可折叠马桶,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马桶座圈与底座,所述的马桶座圈与底座之间设有由若干周向设置的折叠架杆合围而成的可折叠架体,所述的可折叠架体内具有与马桶座圈相连通的腔室,每一根折叠架杆均由可相互向内或向外折叠从而使马桶座圈和底座相互靠近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活动相连而成,且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设有能使折叠架杆保持直线状态或折叠状态的锁定结构。显然,这样设计无论是打开还是折叠操作都非常方便,并且既可以保证使用时安全稳定,又使得折叠后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
在上述便携式可折叠马桶中,锁定结构包括分别穿设于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端部且能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向内折叠并铰接相连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套设有扭簧,且所述的扭簧一端抵靠在第一杆体上,另一端作用于第二杆体,所述的第一杆体外侧与第二杆体外侧之间设有倾斜设置且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的拉簧,且所述的拉簧一端与第一杆体相连,另一端作用于第二杆体。显然,这样设计有效地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稳定。
在上述便携式可折叠马桶中,第一杆体端部铰接设置在马桶座圈周向外侧,所述的第二杆体端部与底座周向外侧铰接相连。进一步地,折叠架杆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的折叠架杆周向均匀且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均呈扁平带状结构,且所述的第一杆体的长度与第二杆体的长度相等。显然,这样设计既有效地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稳定,又使得收起时体积更小,携带更方便。
在上述便携式可折叠马桶中,腔室内设有由防水材料制成且具有敞口的收纳袋体,且所述的收纳袋体的敞口通过可拆式结构与马桶座圈的周向内侧相连。显然,这样设计方便收纳袋体的更换和清洗,节能环保。
在上述便携式可折叠马桶中,可折叠架体周向外侧设有能覆盖于可折叠架体周向外侧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筒状遮挡体,所述的筒状遮挡体上端周向固定在第一杆体与马桶座圈之间且该端周向向内翻折至马桶座圈周向内侧,且所述的筒状遮挡体下端周向固定在第二杆体与底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天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天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5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