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炭基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3397.3 | 申请日: | 2015-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7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樊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连雪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生物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再生利用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炭基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废水的处理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具有基建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它一直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通常含有相当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未稳定化的有机物,如果不进行妥善的处理与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的污染。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每降解1kgBOD5(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五日生化需氧量)会产生大约15~100 L的剩余污泥,用于处理或处置剩余污泥的费用约占污水处理总费用的25%~65%。随着一些新环境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污水处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幅增加,必然会导致剩余污泥的产量越来越大,显而易见,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将成为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 目前对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存在有效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尚无一种可以推而广之同时对环境无污染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污泥处置方法有农业利用、填埋、焚烧和投放远洋等,但这些处置方法无一例外地都存在弊端。如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通常超过农用污泥重金属最高限量的规定,尤其是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和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大大降低了农用的可能。此外,污泥中还含有病原体、寄生虫卵等,如果农业利用不当,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填埋处置容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大量占用土地。焚烧处置虽然可以使污泥体积大幅减小,且可灭菌,但焚烧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比较大。投放远洋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避免海岸线及近海受到污染,但其长期危害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禁用。其次,各种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需要的资金巨大,如在欧美,污泥处理基建费用占污水处理厂总基建费用的比例高达60~70%。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对于污泥排放所制定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这也将进一步加大污泥的处置费用和难度。剩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不仅给污水处理厂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也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1、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生产资料。然而,我国多数地区因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已使土壤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过多施用单质化学肥料,已使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肥力供给能力下降,土壤板结加剧,根际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大量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品质造成了污染,使产品难以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借助高科技手段,寻求新的肥源,其中炭基生物有机肥料是研究的重点。随着生物质能源领域以及微生物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农业科学家普遍认为,肥料要向高效、复合的方向发展,即应寻求一种新型炭基生物有机肥,不仅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使用,而且要将活性炭与微生物、有机质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以建立良性农田生态循环体系和作物营养综合体系,充分利用土壤潜力,达到使作物增产增收最佳效果。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相对其他污泥处置方式而言,城市污泥的土地利用更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统计,截至2014年3月底,全国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622座,污水处理能力每日约1.53亿立方米。清华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预测,到2015年,全国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将达到3359万吨。《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3)》中表明,我国污泥处置中填埋占比67%,堆肥12%,近18%去向不明,相当于超过80%的污泥并未得到无害化处理。污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相当于花费巨量资金分离出的污染物又回到了环境中,等于白处理了。而遗憾的是,我国正面临着由于八成污泥未处理,数千亿元的污水处理费可能“打水漂”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元素,若能利用起来将是一种高效的有机肥,但由于污泥中还含有多种不等量的重金属、病原微生物和微量的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对污泥的制肥还田带来了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连雪,未经樊连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3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水稻叶面肥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令箭荷花营养土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