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布置多个蓄电池单池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02942.7 | 申请日: | 2015-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1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R.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宣力伟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单池 间隔保持件 容纳 最小间隔 板状 穿通 顶侧 壳体 机动车 开口 平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布置多个蓄电池单池(40)的装置(30;10、20),所述蓄电池单池分别具有顶侧(42)、底侧(46)和周侧(44),其中所述装置(30;10、20)包括底侧的保持板(20)用于在蓄电池单池的底侧(46)处保持所述蓄电池单池(40)。所述装置(30;10、20)按照本发明额外还具有板状的、平行于底侧的保持板(20)布置的、周侧的间隔保持件(10),所述间隔保持件具有穿通的开口(12)用于以所述蓄电池单池(40)之间的最小间隔(17)来容纳所述蓄电池单池(40)。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多个蓄电池单池的壳体(60;64、68)、一种蓄电池单池模块(70)以及一种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布置多个蓄电池单池的装置、一种壳体、一种蓄电池单池模块以及一种带有蓄电池单池模块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锂离子蓄电池系统作为用在混动和电动机动车中驱动的蓄能器来使用。锂离子蓄电池系统由多个锂离子蓄电池单池组成,所述锂离子蓄电池单池串联地和/或并联地通电连接,通过畜电池管理系统来监控并且机械地集成为总系统。所述单池优选地在特定的温度窗口中运行,以保证最佳性能、最小老化和安全运行。
蓄电池单池在其运行时间中并不是形状稳定的,而是通过由于老化以及充电周期或者说放电周期的所谓的“电池膨胀”形成内力,所述内力能够处于kN范围内。由此使得蓄电池单池并因此还使得蓄电池单池壳体、例如所谓的“电池外壳”发生变形。
蓄电池单池的制造公差和所描述的由于“电池膨胀”的力必须得到平衡或者说吸收。尤其需要一种措施,该措施即使在考虑到蓄电池单池上由运行引起而出现的力也保证了蓄电池单池的能运行的布置方式。
因此不同的用于蓄电池单池的保持板和间隔保持件原则上由现有技术已知。在DE11 2012 002 518 T5中例如描述了一种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布置在第一单池单元和第二单池单元之间并且具有波浪区段。此外所述波浪区段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第二单池单元共同构成了间隙,所述间隙用作冷却管。间隔元件基本上是板状的并且平行地处于蓄电池单池的侧面之间。
相似的概念由EP 2 533 350 A1或JP 2007200778已知,据此板状的、带有突出部设置的间隔保持件(所谓“spacer”间隔器)平行布置在蓄电池单池之间。间隔保持件因此在蓄电池单池的整个侧面上延伸。
相对地,由DE 10 2011 120 187 A1已知带有间隔架的间隔器,所述间隔器包围了棱柱形的蓄电池单池的窄面。
最后在DE 10 2011 101 022 A1中描述的用于保持多个蓄电池单池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底侧保持机构和顶侧保持机构。相邻布置的蓄电池单池之间的间隙无需任何其他构件就保持畅通。在DE 20 2010 017 674 U1中介绍了相似的概念。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布置多个分别带有顶侧、底侧和周侧的蓄电池单池的装置,首先包括了用于在蓄电池单池的底侧处保持蓄电池单池的底侧的保持板。由此实现了用于布置多个蓄电池单池的稳定的基本层。额外地,按照本发明对于所述装置而言需要板状的、平行于底侧的保持板布置的、周侧的间隔保持件。该间隔保持件因此具有穿通的开口用于以蓄电池单池之间的最小间距来容纳蓄电池单池。
本发明基于以下认知:为了稳定且可靠地布置多个蓄电池单池,除底侧的保持板之外,周侧的间隔保持件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周侧的间隔保持件从空间上在蓄电池单池的周侧处限定所述蓄电池单池,所以即使在蓄电池单池膨胀时以及因此引起的蓄电池单池的周侧上的力时也提供了可靠的平衡。也就是说,膨胀过程主要沿着蓄电池单池的侧面的周面来延伸。
通过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一种装置,用所述装置使蓄电池单池沿所有空间方向固定并且能够平衡制造公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2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