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腐蚀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2854.7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伟;张淑霞;李文泊;杨光;赵楠;王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3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腐蚀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腐蚀试验台,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腐蚀试验台。
背景技术
在科研、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材料、部件等进行静态腐蚀试验,即将材料、部件等放置在装有工作介质的装置内,观察其是否与工作介质发生反应。
如果建造一套专用的固定式的静态腐蚀试验台,不但提高了试验成本,耗费时间长,而且影响了相关科研和生产工作的进展,并且建造的试验台将会长期占用试验场地,造成试验场地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腐蚀试验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腐蚀试验台,包括小车,在小车上设置多个反应容器,所述小车上焊接支撑进水管、出水管和管道的支架,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恒温水箱连接,储气罐通过手动真空阀门与管道的一端连接,尾气回收罐、冷冻容器、真空泵组分别通过手动真空阀门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反应容器的筒体外侧焊接水套,水套下部的进水嘴连接进水管,水套上部的出水嘴连接出水管,反应容器的上部形成筒体法兰,上盖法兰形成的凸起与筒体法兰形成的凹槽通过橡胶垫密封连接,上盖法兰的上部设置接头、盲板、DN3阀座,接头通过金属软管、手动真空阀门与管道连接,压力表连接在DN3阀座上。
本发明为移动式设计,避免了建造固定式静态腐蚀试验台而造成资金的浪费,节约了试验成本和时间。本发明可应用于多个试验系统,并且各反应容器之间相互隔断,分别进行充料和抽料,使放入各反应容器内的待腐蚀部件分别与工质发生反应,避免了各反应容器之间的相互交叉反应;每个反应容器的外壁焊接有水套,可以通过调节循环水进口水温来调节反应容器内的温度,满足了多种工质与待腐蚀部件反应所需的温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中反应容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
1 小车2 反应容器
3 进水管4 出水管
5 管道6 支架
7 恒温水箱8 储气罐
9 手动真空阀门10 尾气回收罐
11 冷冻容器 12 真空泵组
13 筒体 14 水套
15 进水嘴 16 出水嘴
17 筒体法兰 17a 凹槽
17b Ⅱ号通孔18 上盖法兰
18a 凸起18b Ⅰ号通孔
19 橡胶垫 20 接头
21 盲板 22 DN3阀座
23 金属软管 24 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移动式腐蚀试验台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移动式腐蚀试验台,包括小车1,在小车1上设置多个反应容器2,在小车1上焊接支撑进水管3、出水管4和管道5的支架6,进水管3和出水管4分别与恒温水箱7连接,储气罐8通过手动真空阀门9与管道5的一端连接,尾气回收罐10、冷冻容器11、真空泵组12分别通过手动真空阀门9与管道5的另一端连接,反应容器2的筒体13外侧焊接水套14,水套14下部的进水嘴15连接进水管3,水套14上部的出水嘴16连接出水管4,反应容器2的上部形成筒体法兰17,上盖法兰18形成的凸起18a与筒体法兰17形成的凹槽17a通过橡胶垫19密封连接,上盖法兰18的上部设置接头20、盲板21、DN3阀座22,接头20通过金属软管23、手动真空阀门9与管道5连接,压力表24连接在DN3阀座22上。
所述的反应容器2为五个。
所述上盖法兰18上形成Ⅰ号通孔18b,筒体法兰17上形成Ⅱ号通孔17b,Ⅰ号通孔18b与Ⅱ号通孔17b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反应容器2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小车1的底板上,由于反应容器2内放置待腐蚀的材料,因此试验前需要先对反应容器2的表面进行钝化处理,进水嘴15通过控制进水的水温,来控制反应容器2内的温度,保证了待腐蚀材料与工作介质反应所需的温度。
管道5和金属软管23用于连通储气罐8、反应容器2、尾气回收罐10之间的气路。
手动真空阀门9用于截断和连通气路,每个反应容器2前均装有两个手动真空阀门9,以保证连通或者截断反应容器2与储气罐8和尾气回收罐10之间的气路,可反映出反应容器2内待腐蚀材料的腐蚀情况,同时双道阀门也可截断各反应容器2间的气路,避免反应容器2间交叉反应且保证了各反应容器2之间单独充料、抽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2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MAC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吡唑醚菌酯生产用的碱解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