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体法兰密封面加工用纳米刚玉研磨液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1744.9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何祥炎;张彦明;杭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14 | 分类号: | C09K3/1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兰 密封 工用 纳米 刚玉 研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研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体法兰密封面加工用纳米刚玉研磨液。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泵体的制造一般采用铸造方式,但在铸造过程中由于模具和砂芯的原因,会出现泵体密封面粗糙不平、表面光洁度低的问题。
研磨是泵体密封面常用的一种光整加工方法,可以使密封面获得很高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及表面粗糙度,提高密封面的密封性能,从而延长泵体的使用寿命。目前,泵体密封面的研磨多采用机械研磨方式,为了增强研磨效果在研磨过程中需要使用研磨液。而大多数研磨液虽然具有研磨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但研磨后的铸件尺寸变小,并且易发生返锈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研磨精度高的泵体法兰密封面加工用纳米刚玉研磨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泵体法兰密封面加工用纳米刚玉研磨液,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刚玉粉90-100份、立方氮化硼微粉15-18份、微晶石粉12-15份、复合黏结剂8-12份、氯化石蜡6-10份、复合缓蚀剂5-8份、柠檬酸钠3-5份、硫酸锌2-3份、浓硝酸1-2份、丙三醇15-20份、水200-250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浓硝酸加水配成质量浓度为10-15%的稀硝酸溶液,再向其中加入立方氮化硼微粉和微晶石粉,分散均匀后静置15-20min,然后加入氯化石蜡和丙三醇,充分混合均匀,即得物料I;
(2)将柠檬酸钠、硫酸锌和水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10min后加入物料I、纳米刚玉粉和复合黏结剂,然后升温至80-90℃混合15-20min,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再加入复合缓蚀剂,继续混合5-10min,即得物料II;
(3)将物料II加入球磨机中,球磨至粒度小于50μm,最后进行计量包装,即得目标研磨液。
所述复合黏结剂是由质量分数15-20%有机膨润土、25-30%植物淀粉、5-8%聚丙烯酸钠和50-55%水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先将植物淀粉和聚丙烯酸钠溶于等量冷水中,分散均匀后加入90-95℃热水,边加边搅拌,然后加入有机膨润土,静置1-2h后将其置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50-100W下超声处理30-45min,即得复合黏结剂。
所述复合缓蚀剂是由质量分数10-12%环烷酸钙、15-18%咪唑啉、20-23%松香胺、2-3%浓盐酸、10-15%水、35-40%乙醇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先将浓盐酸加入水中配成稀盐酸溶液,再将环烷酸钙、咪唑啉和松香胺加入乙醇中,静置30-45min后将其置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50-100W下超声处理20-30min,然后加入稀盐酸溶液,混合均匀后即得复合缓蚀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以纳米刚玉为主要磨料,并辅以其他磨料和助剂,综合提高研磨液的研磨性能;
(2)研磨液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设备的要求较低,能耗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3)复合缓蚀剂的加入,能够有效防止或减缓泵体法兰密封面研磨后发生腐蚀,提高密封性能;
(4)复合黏结剂的加入,有利于研磨液中颗粒的生成,提高研磨效果;
(5)原料中不含污染性大的化学物质,使用后的研磨液处理简单,有利于保护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泵体法兰密封面加工用纳米刚玉研磨液,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刚玉粉90份、立方氮化硼微粉15份、微晶石粉12份、复合黏结剂10份、氯化石蜡8份、复合缓蚀剂6份、柠檬酸钠3份、硫酸锌2份、浓硝酸1份、丙三醇15份、水200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浓硝酸加水配成质量浓度为15%的稀硝酸溶液,再向其中加入立方氮化硼微粉和微晶石粉,分散均匀后静置15min,然后加入氯化石蜡和丙三醇,充分混合均匀,即得物料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1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