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无线接近感应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01517.6 | 申请日: | 2015-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3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包建军;霍振龙;谭达克;徐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接近 感应 开关 | ||
1.一种矿用无线接近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壳体和浇封设置在防爆壳体内的电路装置;所述的电路装置包括电源转换模块(1)、无线通信模块(2)、主控模块(3)、执行模块(4)、设置模块(5)和指示灯模块(6);
电源转换模块(1)设有电源输入端、第一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无线通信模块(2)设有无线通信端和对内通信端;主控模块(3)设有第一信号输入端、设置信号输入端、控制信号输出端和状态指示信号输出端;执行模块(4)设有控制信号输入端、交流电源输入端和交流电源输出端;设置模块(5)设有参数信号输出端;指示灯模块(6)设有信号输入端;
主控模块(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无线通信模块(2)的对内通信端信号电连接;主控模块(3)的设置信号输入端与设置模块(5)的参数信号输出端信号电连接;执行模块(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主控模块(3)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信号电连接;指示灯模块(6)的信号输入端与主控模块(3)的状态指示信号输出端信号电连接;
使用时,无线通信模块(2)的无线通信端与矿井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人员定位标识卡射频无线通信;电源转换模块(1)的电源输入端以及执行模块(4)的交流电源输入端与煤矿井下AC 127V交流电源的火线电连接;执行模块(4)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与受控的电器负载的火线电连接;电源转换模块(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为执行模块(4)提供工作电源;电源转换模块(1)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为无线通信模块(2)、主控模块(3)、设置模块(5)和指示灯模块(6)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受控的电器负载为煤矿井下的照明灯或防止人员误入煤矿井下设定的禁入区域的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无线接近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1)包括热敏电阻R1、压敏电阻R2、AC/DC模块、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V1、二极管D1以及DC/DC转换芯片U1;AC/DC模块设有第一交流电源端、第二交流电源端和直流电源输出端;DC/DC转换芯片U1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接地端;
热敏电阻R1的一端、压敏电阻R2的一端以及AC/DC模块的第一交流电源端共线;压敏电阻R2的另一端与AC/DC模块的第二交流电源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与热敏电阻R1的另一端共同构成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1)的电源输入端;AC/DC模块的直流电源输出端、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V1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1的正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其输出+5V直流电源;DC/DC转换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DC/DC转换芯片U1的电源输出端即为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1)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其输出+3.3V直流电源;DC/DC转换芯片U1的接地端以及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V1的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无线接近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模块(4)包括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MOS管Q2以及动合型继电器H1;动合型继电器H1具有线圈和两个触点;
电阻R3的一端即为所述的执行模块(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MOS管Q2的栅极以及电阻R4的一端共线;MOS管Q2的漏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与所述的电源转换模块(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MOS管Q2的源极与动合型继电器H1的线圈的一个接线端电连接;动合型继电器H1的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以及三极管Q1的射极均接地;动合型继电器H1的一个触点即为所述的执行模块(4)的交流电源输入端;动合型继电器H1的另一个触点即为所述的执行模块(4)的交流电源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15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航空发动机热补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矿用浮泡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