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9563.7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包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包容 |
主分类号: | H04W4/00 | 分类号: | H04W4/00;H04W4/12;H04W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短信 应用 融合 第三 通讯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手机短信用户向第三方通讯应用发送的即时通讯请求,所述即时通讯请求的内容包括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和接收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的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判断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是否同步至发送所述即时通讯请求的手机短信用户的通讯录,若是,则通过URI匹配地址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所述URI匹配地址为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将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同步至所述通讯录时向所述通讯录数据库写入的地址,
若否,则通过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的API接口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分享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URI匹配地址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包括:
通过URI匹配地址跳转至与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对应的聊天界面;
基于所述聊天界面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聊天界面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包括:
判断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是否为文本或图片格式,若是,则基于所述聊天界面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若否,则生成指向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的第一网页链接地址,并基于所述聊天界面将所述第一网页链接地址发送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的API接口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分享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包括:
通过预先申请获取的SDK 组件向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发起认证申请;
通过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同意所述认证申请后开放的API 接口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分享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预先申请获取的SDK 组件向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发起认证申请包括:
向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平台申请获取SDK 组件;
通过所述SDK 组件向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发起认证申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同意所述认证申请后开放的API 接口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分享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包括:
判断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是否为文本或图片格式,若是,则通过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同意所述认证申请后开放的API 接口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分享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若否,则生成指向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的第二网页链接地址,并通过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同意所述认证申请后开放的API 接口将所述第二网页链接地址分享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8.一种手机短信应用融合第三方通讯应用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装置(10),用于接收手机短信用户向第三方通讯应用发送的即时通讯请求,所述即时通讯请求的内容包括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和接收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的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判断装置(20),用于判断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是否同步至发送所述即时通讯请求的手机短信用户的通讯录;
同步发送装置(30),用于所述判断装置(20)的判定结果为是时通过URI匹配地址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所述URI匹配地址为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将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同步至所述通讯录时向所述通讯录数据库写入的地址;
API发送装置(40),用于所述判断装置(20)的判定结果为否时通过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的API接口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内容分享给所述第三方通讯应用ID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包容,未经陈包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95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方法
- 下一篇:OFDM蜂窝网络中进行能量收集的D2D协作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