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泵装置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98167.2 | 申请日: | 2015-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1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平;陈柱锦;梁苡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F04B53/14;F04B5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装置 具有 压缩机 | ||
1.一种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具有进油口(12)和出油口(11);
油缸(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
油泵活塞(30),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油缸(20)中,所述油泵活塞(30)具有过油通道(31),所述过油通道(31)分别与所述进油口(12)和所述出油口(11)相连通;
进油阀(40),设置于所述进油口(12)处并打开或封堵所述进油口(12),所述进油阀(40)和所述油泵活塞(30)之间形成有第一油腔;
出油阀(50),设置于所述过油通道(31)的油道出口(32)处并打开或封堵所述油道出口(32),所述出油阀(50)与所述出油口(11)之间形成有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通过所述过油通道(31)与所述第二油腔相连通;
所述油泵装置还包括:
第一弹性部件(61),连接于所述油泵活塞(30)与所述进油阀(40)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油腔中;
第二弹性部件(62),连接与所述出油口(11)与所述出油阀(50)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油腔中;
所述壳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进油端盖(14)和出油端盖(13),所述进油口(12)开设于所述进油端盖(14)上,所述出油口(11)开设于所述出油端盖(13)上;
所述油泵装置还包括进油阀垫片(40a),设置于所述进油端盖(14)中并位于所述进油阀(40)与所述进油口(12)之间;
所述进油端盖(14)具有凸起(16),所述出油端盖(13)具有卡槽(15),所述卡槽(15)与所述凸起(16)卡扣连接,所述油缸(20)的一端与所述出油端盖(13)抵接,所述油缸(2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油端盖(14)抵接,以使所述进油端盖(14)和所述出油端盖(13)分别与所述油缸(2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40)设置于所述进油端盖(14)形成的容纳腔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62)设置于所述出油端盖(13)与所述出油阀(50)之间。
3.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70)以及在所述气缸(70)中往复运动地活塞(8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70)与所述活塞(80)之间形成有活塞气缸间隙(90),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油泵装置(100),所述油泵装置(100)的所述出油口(11)与所述活塞气缸间隙(90)相连通以将所述压缩机壳体(200)底部的润滑油(300)输送至所述活塞气缸间隙(9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70)的缸架中具有润滑油路(71),所述润滑油路(71)分别与所述出油口(11)和所述活塞气缸间隙(90)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润滑油槽(77),设置于所述气缸(70)与所述活塞(80)之间并连通于所述润滑油路(71)与所述活塞气缸间隙(9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环槽(72),开设于所述缸架中并呈环形,所述环槽(72)分别与所述润滑油路(71)和所述压缩机壳体(200)底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螺旋槽(73),开设于所述气缸(70)的内周面上并位于所述气缸(70)和所述活塞(80)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活塞气缸间隙(90)和所述压缩机壳体(200)底部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路(71)包括:
第一油路(74),所述第一油路(74)连通所述出油口(11)与所述润滑油槽(7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路(71)还包括:
第二油路(75),所述第二油路(75)连通所述润滑油槽(77)和所述环槽(72)。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路(71)还包括:
第三油路(76),所述第三油路(76)分别与所述活塞气缸间隙(90)和所述压缩机壳体(200)底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81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