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摄像头的试纸读取与分析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7181.0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双胜;张磊;林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双胜;张磊;林洁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程芳;张思悦 |
地址: | 650091 云南省昆明市五***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摄像头 试纸 读取 分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摄像头和云端服务器的试纸读取与分析方法,用于计算试纸所检测样本中待检物的浓度值并分析测试结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试纸图像,分析识别显色区的边缘,截取符合要求的显色区域;
B)计算显色区图片中的测试区(T线)和控制区(C线)的颜色值或灰度值,利用两者颜色值或灰度值的比值运算得到样本浓度比;
C)对样本浓度比进行批次校准,将样本浓度比值代入该试纸批次的标准曲线进行拟合运算,计算出该样本中待检物的真实浓度值;
D)根据样本中待检物真实浓度值查找匹配的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试纸图像之前,摄像头首先采集试纸的识别码,将识别码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调用试纸检测项目、批次等信息并返回给移动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试纸图像之前,提示用户在移动终端手工选择输入试纸的类别、批次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进一步包括:
摄像头采集整个试纸条的图像;
颜色和边缘分析识别,通过预先设定试纸的卡壳与显色区域的色差,找到预先设定的边框,选定该区域;
在该区域中找出符合预先设定比例要求的区域作为显色区域,并截取出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进一步包括:
摄像头采集整个试纸条的图像;
筛选定位点的位置,通过定位点定位显色区域的位置和水平、垂直方向的位置;
在该区域中找出符合预先设定比例要求的区域作为显色区域,并截取出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进一步包括:
对于第三方没有预设边框的普通试纸,在显示屏上有符合试纸大小的取景框,提示用户用取景框套住整个试纸或者显色区域,并点击拍照按钮。
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进一步包括:
移动终端对截取的显色区图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图片整理成统一的像素大小,或者将拍照时空间上或平面上偏移的图片旋转回来。
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进一步包括:
设参考区(C线)的颜色值或灰度值为β,测试区(T线)的颜色值或灰度值为α,通过α与β的相关比值运算得到样本浓度比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非免疫层析试纸,通过其标准颜色空白垫或者采取边缘、卡壳、外包装的图像,计算颜色值或灰度值,作为参考区颜色值或灰度值β。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
步骤C)进一步包括:
对应每批生产的试纸产品,使用标准浓度物质对该批次产品进行定标,通过测试区(T线)和控制区(C线)两者颜色值或灰度值的比值运算得出样本浓度比,根据样本浓度比值与标准物质真实浓度值的对应关系,产生该批次试纸的标准曲线,并将该标准曲线保存在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根据库存留样的产品随时间变化的改变,更新标准曲线;
根据移动终端传输的显色图像,计算出来的样本浓度比(C、T比值),与该批次的标准曲线进行拟合运算,得出本次检验中待检物质的真实浓度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该检测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再次检测;
如果无需再次检测,则将计算的样本真实浓度值与数据库中的数值范围进行比较,找出该浓度值对应的诊断结果以及相应的医疗建议;保存样本数值以及相应的检测结果,向移动终端发送检测结果、对应的诊断结论以及建议;
如果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则保存本次样本真实浓度值,向移动终端发送检测结果以及下次检测时间;定时器设定下一次检测的时间,并在定时器到达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提示消息,并返回到步骤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双胜;张磊;林洁,未经邓双胜;张磊;林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71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