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集并监测韭蛆成虫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96733.6 申请日: 2015-07-08
公开(公告)号: CN105028361B 公开(公告)日: 2018-06-29
发明(设计)人: 高欢欢;于毅;周仙红;李丽莉;张思聪;陈浩;张安盛;门兴元;徐楠;覃冬云;葛温伯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M1/02 分类号: A01M1/02;A01M1/06
代理公司: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苗峻;杨婷
地址: 2501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成虫 韭蛆 诱集 诱饵材料 诱集监测 监测 植物保护领域 无公害化 嗅觉效应 准确度 酵母粉 韭菜花 色效应 诱集器 韭菜 昆虫 保证 生产
【说明书】:

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和昆虫诱集监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诱集并监测韭蛆成虫的方法,以韭菜花和酵母粉为原料制得诱饵材料对韭蛆成虫进行诱集。本发明综合了韭蛆成虫的趋色效应和嗅觉效应提出了新的诱集监测韭蛆成虫的方法,诱饵材料和成虫诱集器的配合使用,可以保证所有的成虫都能被诱集到,提高了监测的准确度,同时减少了韭蛆的危害,为韭菜的绿色无公害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和昆虫诱集监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诱集并监测韭蛆成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取食范围广,现已报道,韭蛆除为害韭菜外,还为害百合科、菊科、藜科、十字花科、葫芦科、伞形科等7科30多种蔬菜,尤以北方保护地韭菜受害最重,可造成30%-80%的产量损失。韭蛆分布也非常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山东等地。韭蛆具有钻蛀性,韭菜根部以及白色嫩茎、假茎、鳞茎均会受到危害后会出现腐烂,韭菜倒伏枯黄,产量下降。人们为提高韭菜产量大量使用高毒和剧毒杀虫剂农药,使韭菜品质降低,因食用高残留农药韭菜而导致的中毒事件频发,引起了高度关注,因此韭蛆的防治以及韭菜的无公害生产已成为近几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供试昆虫的预测预报以及监测是其防治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阶段,而有效的监测手段可以为韭蛆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指导。近年来,各地区每年均会对韭蛆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的调查,所运用的诱集和监测韭蛆成虫的手段则主要是诱虫灯、黄板或者糖醋水盆,但是对于韭蛆的防治并没有明显的效果,是因为韭蛆成虫本身具有明显的趋暗习性,诱虫灯和黄板所产生的光波并不适合于韭蛆成虫的诱集,而以上的诱集方法也忽略了寄主植物对于韭蛆成虫的诱集作用,因此,需要利用韭蛆成虫的趋暗习性和寄主植物的食物吸引作用,寻找一种方法有效诱集并监测成虫。

发明内容

针对诱集和监测昆虫的传统方法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发明人利用韭蛆成虫的趋暗习性和寄主植物的食物吸引作用,提出了一种诱集并监测韭蛆成虫的方法。筛选寄主植物作为诱饵材料,具有明显的诱集效用,利用此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诱集到更多的成虫,不仅降低了韭蛆种群数量,也提高了韭蛆成虫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对于其防治以及制定防治策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诱集并监测韭蛆成虫的方法,其特点在于:以韭菜花和酵母粉为原料制得诱饵材料对韭蛆成虫进行诱集。

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以重量份计,所述的诱饵材料中各原料的配比为韭菜花25-35份,酵母粉0.5-2份时,诱集效果较好,优选的,所述的诱饵材料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韭菜花:酵母粉=30:1。

本发明所述的韭菜花为新鲜的韭菜花,由于韭菜花经过发酵之后散发出的“二烯丙基二硫醚”等具有挥发性的硫化物的味道比韭菜其他部位都要大很多,所以韭菜花的诱集效果比韭菜其他部位的效果更好。

本发明所述的诱集韭蛆成虫产卵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按比例分别称取相应的韭菜花和酵母粉,混合后用搅拌机搅拌为泥状,4-38℃发酵6-8h,得诱饵材料;

(2)将琼脂粉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后倒入成虫诱集器,凝固后铺上一层湿润的滤纸,将诱饵材料放于滤纸上;

(3)将上述成虫诱集器放置于韭菜田间,离地面高度25-35cm处诱集韭蛆成虫。

由于韭蛆对于发酵过的食物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因此本发明将韭菜花中加入酵母粉进行发酵,在4-38℃发酵6-8h,可使其达到最好的发酵作用,此种处理可增加对韭蛆的诱集效果。

由于适宜的生长条件对韭蛆的诱集尤为重要,湿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本发明在成虫诱集器的底部铺一层琼脂凝胶,以薄层铺满成虫诱集器底部为宜,以保证韭蛆成虫的生长条件以及植物材料的新鲜。本发明中琼脂粉与水的质量比为2:98。此外,因为糖醋液对韭蛆具有吸引作用,所以滤纸用糖醋液润湿,同样可以增加韭蛆成虫的诱集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6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