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6019.7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8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田文慧;李鹏飞;张聚伟;史敬灼;张松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H02P6/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机 直接 转矩 自适应 模糊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直流电机相比,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电子换向器取代了机械换向器,是一种有着美好发展前途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运行效率高和调速性能好等优良特性,目前在各种伺服系统、机械制造、机器人、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电机的转矩脉动问题,限制了其在高精度、高性能场合的应用。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最初是作为异步电动机的一种变频调速方案,它是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舍弃了解耦控制的思想,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和计算电机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选择不同的逆变器开关状态来直接控制电机的转矩。直接转矩控制技术采用电机的转矩和磁链的双闭环结构,可获得快速的转矩响应,并获得良好的调速性能。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异步电动机和永磁同步电机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开始广泛和成功地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并且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模糊控制技术和方法不需要建立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在实际中获得了大量成功的应用。但是由于模糊控制器中的模糊规则主要是基于该领域专家的经验知识进行提取,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二是在确定模糊规则的条件下,模糊变量的隶属度函数决定了控制系统的性能,而隶属度函数包含众多因素,这是包含多参数的寻优问题,很难获得全局最优。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时发现已有的控制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无刷直流电机的模糊控制技术,在确定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及其参数时较为困难,多数是依靠经验或者反复试凑,获得的性能也不理想;另外在利用现有的优化方法优化控制器的参数时,单目标优化方法涉及到复杂的评价函数构造问题,其中的参数较难确定。另一方面,现有的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增大了电机的体积和成本,也容易受到外部电磁信号的干扰,因而降低了运行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及其参数时难以确定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无刷直流电机模糊控制器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对应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
步骤2、通过三相相电流检测单元和三相相电压检测电单元分别检测并计算无刷直流电机的三相相电流和三相端电压值,并利用坐标变换模块将三相相电流和三相相电压值转换为相电压和相电流在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上的分量,建立对应的αβ坐标系;
步骤3、通过磁链计算单元利用步骤2中确立的αβ坐标系相电压和相电流对应的分量分别计算出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磁链以及转子的实际位置;
步骤4、通过转速传感器(采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得出无刷直流电机的实际转速;
步骤5、通过磁矩计算单元利用步骤3和步骤4中的计算的定子磁链和实际转速计算无刷直流电机的实际转矩;
步骤6、通过步骤4中得出的实际转速与无刷直流电机的给定转速的差值以及单位采样周期内差值的变化量计算出转速偏差和偏差变化率,并利用步骤1中确定自适应PID模糊控制器中的各个参数,计算得出无刷直流电机的给定转矩;
步骤7、通过步骤6中的计算得出的给定转矩与步骤5中计算得出的实际转矩之间的差值计算出转矩偏差,并将转矩偏差输入转矩滞环调节单元中,输出得到转矩滞环输出信号;
步骤8、通过步骤3中计算出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磁链和无刷直流电机给定磁链的幅值可以计算出对应的磁链偏差,并将磁链偏差输入磁链滞环调节单元中,输出得到磁链滞环的输出信号;
步骤9、通过步骤3中所确定的电机当前转子位置、步骤7中得到的转矩滞环输出信号和步骤8中得到的磁链滞环输出信号,确定无刷直流电机对应逆变器的六个开关管的对应状态;
步骤10、通过步骤9中确定的逆变器六个开关管的对应状态作为逆变器控制单元的输入,进而可驱动所述无刷直流电机运行。
所述的步骤2中的坐标转换模块被称为Clarke变换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6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