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4012.1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6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宽;河村阳右;宫田弘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装置配置在升降通道内,且具备供乘客搭乘的电梯轿厢以及使电梯轿厢升降的卷扬机等。作为电梯装置的电梯轿厢,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轿厢具有对供乘客搭乘的空间内的气压进行控制的气压控制装置,且具备外侧板、内侧板以及通气机构。
外侧板气密地形成电梯轿厢。内侧板相对于外侧板隔开间隙地配置在电梯轿厢的内部,形成供乘客搭乘的空间的内壁面中的至少侧壁面。通气机构对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间隙空间与供乘客搭乘的空间进行通气。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96983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轿厢中,外侧板的上端固定在顶板上,外侧板的下端固定在轿厢底板上。另外,内侧板的上端固定在顶板上,内侧板的下端固定在轿厢底板上。因此,在外侧板以及内侧板载置于轿厢底板的状态下,难以在外侧板以及内侧板上安装顶板。
例如,若将外侧板的下部固定在轿厢底板上,之后,将外侧板的上部固定在顶板上,则向由外侧板、顶板以及轿厢底板围成的空间内(以下称为“外侧板空间内”)搬入内侧板的作业变得繁琐。另外,即使能够向外侧板空间内搬入内侧板,当想要使该内侧板以在与外侧板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直立时,内侧板的上部与顶板也会发生干涉。
因此,通常在将外侧板与内侧板的下部固定在轿厢底板上之后,在外侧板与内侧板的上部固定顶板。但是,在该情况下,固定外侧板的上部与顶板的作业变得在轿厢底板的外侧进行。因此,在组装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轿厢的情况下,需要在升降通道内设置脚手架(作业用地板)。而且,通过在升降通道内设置脚手架(作业用地板),构成脚手架的构件以及用于组装脚手架的时间变得必要,从而使电梯轿厢的组装作业变得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实际情况,提供能够在载置于轿厢底板的状态下进行组装作业的电梯轿厢、以及具备该电梯轿厢的电梯装置。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具有多个外部侧面板、在多个外部侧面板的内侧以与多个外部侧面板之间夹有间隙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内部侧面板、轿厢底板、以及顶板。多个外部侧面板的上端部分别固定在顶板上,多个外部侧面板的下端部分别固定在轿厢底板上。而且,多个内部侧面板的上端部分别固定在外部侧面板上,多个内部侧面板的下端部分别固定在轿厢底板或者多个外部侧面板上。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平衡重、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轿厢、悬吊平衡重以及电梯轿厢的主吊索、以及供主吊索卷绕且驱动主吊索而使平衡重以及电梯轿厢进行升降的卷扬机。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能够在载置于轿厢底板的状态下进行电梯轿厢的组装作业。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予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结构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主要部分详情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上部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下部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上部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上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4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房电梯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筋一体式靴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