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制剂及在制备预防和控制埃博拉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3377.2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姜世勃;陆路;李浩洋;于飞;王茜;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38 | 分类号: | A61K38/38;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制剂 制备 预防 控制 埃博拉 病毒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医药技术领域中新型抗病毒生物制剂,具体为一种预防和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剂。
背景技术
埃博拉病毒病(Ebolavirus disease,EVD)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感染引起的经体液或密切接触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埃博拉病毒在自然界的保存宿主是果蝠,主要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致病,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该病毒感染已经零星在中非地区有过局部爆发,但从2014年蔓延到今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远超历史上任何一次爆发,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15年4月8日,总感染人数为25550人,其中超过10587人死亡。该病的潜伏期为2至21天,早期症状为发热、胃肠道不适、肌肉疼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内外出血、极度虚弱等症状,最后发展为肝肾等脏器衰竭。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目前发现的埃博拉病毒有五种型,分别是Zaire ebolavirus(ZEBOV),Sudan ebolavirus(SEBOV),Bundibugyo ebolavirus(BEBOV),Tai Forest ebolavirus(TFEBOV)和Reston ebolavirus(REBOV)。其中Zaire和Sudan型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性最高,并且是历史上造成埃博拉流行的主要病毒型,本次疫情中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也属于Zaire型。埃博拉病毒在自然界中有特定的保存宿主和完整的感染循环,所以不能像天花病毒一样通过在人群中预防接种疫苗而被灭绝,非洲独特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和相对落后的公共卫生体系是造成埃博拉在非洲爆发的重要因素,每次埃博拉疫情基本都源于人类与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的接触。由于人类与野生动物接触而感染病毒属于随机事件,无法预测下一次疫情出现的时间和地点,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使得每次疫情都可能向全球蔓延,例如本次疫情已经波及欧洲和美洲。
目前防控埃博拉疫情主要依靠诊断和隔离,对病人采取对症支持治疗。针对该病的特效药物和疫苗都处于临床前或临床试验阶段。一些抗埃博拉药物在先期临床试验中已经显示出比较好的疗效,其中最著名的是抗体类药物ZMapp,但ZMapp用于治疗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ZMapp由三种针对Zaire型埃博拉病毒的中和抗体组成,能否在未来可能爆发的疫情中针对变异后的抗原或是其他型别的埃博拉病毒产生有效保护,还未能证实;其次,ZMapp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且需要较完备的储存、运输条件,因此如何在非洲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用于疫情控制也是一个难题。
因此,研发一种安全、有效(同时针对不同型别的埃博拉病毒)、廉价(在非洲及广大欠发达地区能广泛使用),易于长期储存(可作为战略储备药物)的药物对于控制未来可能出现的埃博拉疫情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缺乏和不足状况,提供一种新型的预防和控制多种基因型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生物药物制剂。通过设计蛋白质多肽类的病毒进入抑制剂,阻断埃博拉病毒进入其靶细胞,使人体细胞免于病毒感染,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的目的。使用活性酸酐来修饰和封闭经纯化的蛋白质表面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从而使修饰后的蛋白具有阻断多种基因型的埃博拉病毒进入和感染靶细胞的活性,成为抗埃博拉候选药物。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防和控制多种基因型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剂,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1)、将3-羟基-邻苯二甲酸酐用二甲基亚砜配制成浓度为 1M的母液;
(2)、配制浓度为 0.1M、pH为8.5的磷酸氢二钠溶液,人血清白蛋白加入磷酸氢二钠溶液制成HSA溶液,HSA溶液浓度为20mg/ml;
(3)、将母液加入待修饰的HSA溶液中,使加入的酸酐终浓度为12mM,充分混匀后,用NaOH溶液调节蛋白溶液pH至9.0,25℃孵育20min;
(4)、重复进行步骤(3)所述的母液与HSA溶液混合过程,最终使HSA溶液中酸酐的终浓度为60mM,调节蛋白溶液pH至9.0, 25℃孵育2h,完成酸酐化反应;
(5)、将酸酐化蛋白溶液装入截留量为7.5KDa的透析袋中,置于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透析换液,4℃下透析48h,将酸酐化蛋白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于4℃保存,即可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型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复旦大学;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3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