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92999.3 | 申请日: | 2015-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鹏 |
| 主分类号: | A61K36/74 | 分类号: | A61K36/74;A61K9/20;A61K9/70;A61M37/00;A61K47/00;A61P9/12 |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卢浩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负离子 中医学 治疗 高血压 药物 应用 | ||
1.一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
黄苓9~30,柴胡3~9,钩藤3~12,人参3~9,老君须15~25,冬虫夏草3~9,潼蒺藜10~15,黑石耳9~15,鸡血藤10~15,红香藤10~15,负离子粉1~4g,远红外线纳米粉1~4g。
2.一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治疗高血压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 黄苓9~30,柴胡3~9,钩藤3~12,人参3~9,老君须15~25,冬虫夏草3~9,潼蒺藜10~15,黑石耳9~15,鸡血藤10~15,红香藤10~15,负离子粉1~4g,远红外线纳米粉1~4g,将上述成分与膏药基质组合制成膏药。
3.一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治疗高血压药膏,其特征在于,该药膏为两层结构,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中药层以及位于中药层外的远红外线负离子辐射层,中药层主要成分为: 黄苓9~30,柴胡3~9,钩藤3~12,人参3~9,老君须15~25,冬虫夏草3~9,潼蒺藜10~15,黑石耳9~15,鸡血藤10~15,红香藤10~15;辐射层主要成分为: 负离子粉1~4g,远红外线纳米粉1~4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治疗高血压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层与辐射层单独与药膏基质组合进行熬制,分别附着于两块软质载体上,形成可独立使用的内层和外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治疗高血压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层与辐射层单独与药膏基质组合进行熬制,熬制完成后将中药层粘结于辐射层上,中药层与辐射层粘结为一体结构,通过辐射层附着于软质载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治疗高血压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层与药膏基质组合进行熬制,附着于软质载体上,辐射层的负离子粉、远红外线纳米粉混合研磨为粉末,位于中药层外表面。
7.一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治疗高血压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
黄苓9~30,柴胡3~9,钩藤3~12,人参3~9,老君须15~25,冬虫夏草3~9,潼蒺藜10~15,黑石耳9~15,鸡血藤10~15,红香藤10~15,负离子粉0.1~1g,远红外线纳米粉0.1~1g,其中,负离子粉和远红外线纳米粉颗粒大小要求,2000目-4000目,将上述成分结合辅料采用现有的中药药丸制作工艺制得成品。
8.一种基于负离子中医学的治疗高血压的药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 黄苓9~30,柴胡3~9,钩藤3~12,人参3~9,老君须15~25,冬虫夏草3~9,潼蒺藜10~15,黑石耳9~15,鸡血藤10~15,红香藤10~15,负离子粉1~4g,远红外线纳米粉1~4g,将上述成分,研磨至200~1000目的粉末,装入袋中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鹏,未经杨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29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