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O2/WO3/g-C3N4全介孔纳米纤维在高效光催化剂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92277.8 | 申请日: | 2015-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为佑;侯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10;C01B3/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o sub wo 全介孔 纳米 纤维 高效 光催化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TiO2/WO3/g‑C3N4全介孔纳米纤维在高效光催化剂中的应用,该TiO2/WO3/g‑C3N4全介孔纳米纤维中TiO2/WO3以TiO2/WO3纳米纤维形式存在,g‑C3N4负载在TiO2/WO3纳米纤维上,其中TiO2/WO3纳米纤维具有多孔结构,多孔结构包括介孔。本发明TiO2/WO3/g‑C3N4全介孔纳米纤维在高效光催化剂中应用时,光响应波长宽、稳定性好、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iO2/WO3/g-C3N4全介孔纳米纤维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TiO2/WO3/g-C3N4全介孔纳米纤维在高效光催化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下列表达式的意义为: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
WCl6:六氯化钨
TBOT:钛酸丁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能源成为了各国的当务之急。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取之不尽,如何有效的利用太阳能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
光催化技术具有可在室温下直接吸收太阳能驱动反应等优点,成为将太阳能直接或间接转换为人类可利用能源的理想生产技术。光催化技术应用的核心在于光催化剂的研制,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报道了数百种光催化剂。但是,目前报道的光催化剂普遍存在光响应波长窄,稳定性差、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光催化剂的大规模使用。因此,高效光催化剂的研制任重而道远。
为了解决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做了大量探索,归纳起来主要从材料结构和组分优化等方面着手。材料结构的优化主要指改变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特征,使之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稳定的几何构造,提高对光的捕获率和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研究发现一维介孔结构如介孔纳米纤维由于其独特的几何结构和高比表面积,赋予其高效且稳定的光催化活性。组分优化则通过改变能带结构,减小禁带宽度、延长光生载流子的寿命等。主要包括非金属元素掺杂、半导体复合和贵金属负载等。其中不同半导体材料的耦合,尤其是三元体系复合光催化剂能够有效阻滞光生载流子复合,增强太阳能的利用率。TiO2、WO3和g-C3N4均为代表性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已经有文献报道了它们单独作为或者是其中两种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工作,但是三元体系的 TiO2/WO3/g-C3N4光催化剂材料还未见报道。结合一维介孔结构的优势,如果能够制备TiO2/WO3/g-C3N4介孔纳米纤维将从两个方向同时强化其光催化性能,有望解决目前传统光催化剂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效光催化剂尤其是可见光光催化剂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光响应波长宽、稳定性好、效率高的TiO2/WO3/g-C3N4全介孔纳米纤维在高效光催化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2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纳米TiO<sub>2</sub>复合水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具有TiO<sub>2</sub>致密层的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TiO<sub>2</sub>纳米颗粒/TiO<sub>2</sub>纳米管阵列及其应用
- 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以及制备和使用这样的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的方法
- 一种碳包覆的TiO<sub>2</sub>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应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Si/TiO<sub>x</sub>结构
- 应用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净水装置及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片状硅石/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TiO<base:Sub>2
- TiO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
- TiO<sub>2</sub>中空全介孔纳米纤维
- 高纯度TiO<sub>2</sub>/CuO/Cu全介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一种TiO<sub>2</sub>/WO<sub>3</sub>/g-C<sub>3</sub>N<sub>4</sub>全介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高纯度TiO<sub>2</sub>/CuO/Cu全介孔纳米纤维
- 高纯度TiO<sub>2</sub>/CuO/Cu全介孔纳米纤维在光催化剂中的应用
- TiO<sub>2</sub>中空全介孔纳米纤维在光催化剂中的应用
- 一种Ag负载ZnO全介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一种全硅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重排反应中的应用
- 一种CdS/SiC全中空介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碳基全印刷介孔芯片及制备方法和其用于磷脂检测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