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90128.8 | 申请日: | 2015-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7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刚 |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垢 节能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质加热时都有水垢,水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易产生体内结石。影响水壶的使用寿命,一般水壶只能使用1年。对水壶热传导影响很大,阻热明显,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下的水壶加热时产生水垢平均分布在水壶底部,不能聚集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包括壶壁、壶底、壶嘴、壶盖、壶把,壶底是凹型底。
上述的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所述凹型底是优选现状是锥形底或弧形底,凹型底高度大于10cm,凹型底的下部与壶壁的下部距离为0-1cm
上述的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是电加热水壶,温控、电路和底部坐插均按常规方式设置,形状根据生产方便设计,电加热盘靠凹型底上部,水受热上行后延壶壁下行,水垢沉淀在壶壁与壶底结合处。
上述的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是明火加热壶,无需电路,可以直接使用。
上述的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壶嘴设置在壶壁上部,倒水时不宜搅动壶壁下部水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能将水垢聚集在壶壁与壶底结合处,减少对水质的影响,提高水壶使用寿命,不影响水壶热传导,节约能源。另外,锥形底增加了底面积約1/3,增加了受热面积;2.锥形底聚热好,热量集中上行不易?开造成损耗,节能效果近50°/。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纵切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切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纵切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纵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包括壶壁1、壶底2、壶嘴3、壶盖4、壶把5,壶底2是锥形底,锥形底高度大于10cm,锥形底的下部与壶壁1的下部距离为1cm。加热壶是电加热水壶时,温控、电路和底部坐插均按常规方式设置,电加热盘6靠锥形底上部,水受热上行后延壶壁1下行,水垢沉淀在壶壁1与壶底2结合处。壶嘴3设置在壶壁1上部,倒水时不宜搅动壶壁1下部水垢。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包括壶壁1、壶底2、壶嘴3、壶盖4、壶把5,壶底2是锥形底,锥形底高度大于10cm,锥形底的下部与壶壁1的下部距离为0cm。加热壶是电加热水壶时,温控、电路和底部坐插均按常规方式设置,电加热盘6靠锥形底上部,水受热上行后延壶壁1下行,水垢沉淀在壶壁1与壶底2结合处。壶嘴3设置在壶壁1上部,倒水时不宜搅动壶壁1下部水垢。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包括壶壁1、壶底2、壶嘴3、壶盖4、壶把5,壶底2是弧形底,弧形底高度大于10cm,弧形底的下部与壶壁1的下部距离为1cm。加热壶是明火加热壶,无需设置电加热盘6、温控、电路和底部坐插,可以直接使用。水受热上行后延壶壁1下行,水垢沉淀在壶壁1与壶底2结合处。壶嘴3设置在壶壁1上部,倒水时不宜搅动壶壁1下部水垢。
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包括壶壁1、壶底2、壶嘴3、壶盖4、壶把5,壶底2是弧形底,弧形底高度大于10cm,弧形底的下部与壶壁1的下部距离为0cm。加热壶是明火加热壶,无需设置电加热盘6、温控、电路和底部坐插,可以直接使用。水受热上行后延壶壁1下行,水垢沉淀在壶壁1与壶底2结合处。壶嘴3设置在壶壁1上部,倒水时不宜搅动壶壁1下部水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刚,未经夏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0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玻璃杯杯体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