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膜透析流体管路的管夹套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89653.8 | 申请日: | 2015-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梁洪岐;张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膜 透析 流体 管路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膜透析流体管路的管夹套件。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技术是类似于人工血液净化的变型方式。其是通过利用患者的供血良好的腹膜作为身体自身的过滤膜。将透析液通过导管输入至患者的腹腔,根据渗透原理,尿液成分被从血液中排除并进入腹腔。数小时之后,然后将该携带该尿液成分的透析液从腹腔排出,从而实现透析的效果。
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腹膜透析。例如,对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自己可以手动更换透析液,例如,每天可以更换4至5次透析液即可;而对于自动化腹膜透析(APD),一种被称作循环仪(Cycler)的设备可在夜间实现自动更换透析液,从而使患者在白天不会受到限制。
在这种自动化腹膜透析中,腹腔通过循环仪被填充透析液,填充容量需要控制,给患者提供最大填充量对于普通成人而言例如是3500ml左右。通常,会采用一个标准值用作填充量,可以避免通过试验来确定每一患者所特有的填充量所带来的复杂工作。
现有技术中,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APD)使用众多的医用管路以实现流体输入和排出。常用的自动腹膜透析设备外接的管路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通常需要五至六根管路,由于排气的需要,每根管路还设置有控制管路流通的管夹,并且,由于使用管路的长度较长,在操作时,各个管路容易混淆,而且常常出现交叉缠绕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对使用者而言,容易造成误操作,给治疗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腹膜透析流体管路的管夹套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腹膜透析流体管路的管夹套件,包括用于夹持流体管路的管夹,包括:
所述管夹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连接点;
以及,配接在所述连接点上的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两个连接点设置在所述管夹两侧。
优选的,所述两个连接点设置在所述管夹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两个连接点均为公粘扣带,所述连接件两端设有母粘扣带。
优选的,所述两个连接点为挂孔,所述连接件设有两端设有与所述挂孔配接的挂扣。
优选的,所述两个连接点为插槽,所述连接件两端设有插头。
优选的,所述管夹还设置有标识条。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硬质材料。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多个液体管路不会杂乱排布,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同时,可以避免由于不易区分各个管路导致的误操作,进而可以避免因此给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腹膜透析流体管路的管夹套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管夹100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件100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管夹100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件100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式例本发明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腹膜透析流体管路的管夹套件的示意图,包括用于夹持流体管路的管夹100,管夹100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连接点以及配接在连接点上的连接件200。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多个液体管路不会杂乱排布,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同时,可以避免由于不易区分各个管路导致的误操作,进而可以避免因此给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9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雾化喷瓶
- 下一篇:一种人工骨钉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