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8931.8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浜边勉;加藤康之;竹内荣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2 | 分类号: | B60N2/6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垫框架,所述座垫框架构成座垫的框架构件;和
座椅单元,所述座椅单元由所述座垫框架支撑,并且乘员坐在所述座椅单元上,所述座椅单元具有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就座面刚度高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就座面刚度,并且所述座椅单元具有被设定成在座椅前后方向后侧比在座椅前后方向前侧低的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就座面刚度,
其中,所述座椅单元被形成为包括多个纵向方向纤维构件和多个横向方向纤维构件的网状,其中所述纵向方向纤维构件沿着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横向方向纤维构件沿着所述座椅宽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相应的纤维构件被设置成在所述座椅单元的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后侧处比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稀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所述纵向方向纤维构件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后侧处比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被设置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后侧处的所述横向方向纤维构件比被设置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的所述横向方向纤维构件细。
5.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被所述纵向方向纤维构件和所述横向方向纤维构件或所述座垫框架分隔开的就座面区域的数目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后侧处比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少。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被设置在所述座椅单元的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的所述横向方向纤维构件的两个端部都被固定至所述座垫框架;并且
在所述座椅单元的前侧处设置的所述横向方向纤维构件的后侧处设置的所述横向方向纤维构件的两个端部都被固定至所述纵向方向纤维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被设置在所述座椅单元的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的所述横向方向纤维构件的两个端部都被固定至所述座垫框架;并且
不设置所述横向方向纤维构件的横向方向纤维构件不布置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座椅单元的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后侧处。
8.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垫框架,所述座垫框架构成座垫的框架构件;和
座椅单元,所述座椅单元由所述座垫框架支撑,并且乘员坐在所述座椅单元上,所述座椅单元具有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就座面刚度高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就座面刚度,并且所述座椅单元具有被设定成在座椅前后方向后侧比在座椅前后方向前侧低的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就座面刚度,其中:
所述座椅单元由树脂座椅缓冲垫构成,所述座椅缓冲垫具有缓冲特性;并且
在所述座椅缓冲垫的就座面侧处形成多个变薄部,使得所述座椅缓冲垫的刚度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后侧处比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由沿着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形成所述变薄部;并且
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后侧处形成的所述凹槽的数目大于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形成的所述凹槽的数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由沿着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构成所述变薄部;并且
将每个凹槽的槽深度都设定成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后侧处比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深。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将每个凹槽的槽深度都设定成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后侧处比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前侧处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89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行李箱货物捆绑器
- 下一篇:车辆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