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洛伦兹力的双向串联MEMS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8715.3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晋玲;吕兴东;魏伟伟;张金英;杨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81B5/00 | 分类号: | B81B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洛伦兹力 双向 串联 mems 执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机电系统(MEMS)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洛伦兹力的双向串联MEMS执行器。
背景技术
随看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机械等系统向着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芯片的高密度、多功能、智能化集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方向。以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先进制造为特点的MEMS技术从设计到制造,不仅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而且涉及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多技术学科,可以说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微光学系统、射频系统、微生物芯片、微流体器件、立体集成电路等复杂的微系统,已有相当多的应用于工业、军事、生物、医学等行业。
目前,执行器是MEMS器件的最基本结构单元,是实现各种功能的基础。现有的MEMS器件主要通过静电、电热、压电和电磁等方式驱动。尽管静电驱动方式研究广泛,是MEMS器件应用最多的工作方式,但静电驱动所需的驱动电压非常高。同时由于静电驱动器的位移通常和驱动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线性度差,难以通过驱动电压的大小实现位移量的精确控制。与静电方式相比,压电和电热等方式所需的驱动电压低,但压电材料受到工艺的限制;电热驱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产热和放热,响应速度慢,功耗高,受温度影响大。而电磁驱动中,驱动线圈不易制作,所能通过的电流受到热效应的限制;使用磁性材料的驱动方式往往会引入磁滞效应,使器件的响应变差。这些都严重限制了MEMS驱动器在微电子机械器件和系统中的应用。
利用洛伦兹力可以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实现大范围的移动,响应速度快,没有磁滞效应,不需要特殊的磁性材料。洛伦兹力与电流成正比,线性度好,功耗低。洛伦兹力与输入电流相关,可以通过改变输入电流而很容易地实现对其方向和大小的控制;而且,基于洛伦兹力的执行器可以利用外部的永久磁铁产生磁场,器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
现有的MEMS执行器大多数为单一结构单向运动,在实际应用需求中,需要运动的位移较大,所需的驱动电压高,限制了MEMS执行器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洛伦兹力驱动的MEMS执行器,实现了双向同时运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方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MEMS执行器。
本发明方案的MEMS执行器由两个结构串联而成,工作于轴向磁场中,通过加载电流,在结构上产生洛伦兹力,驱动结构运动;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两个结构既可以实现相向运动,相互合并;也可以实现反向运动,相互分离。通过控制电流,可以精确控制执行器的位移。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洛伦兹力的双向串联MEMS执行器,利用洛伦兹力进行驱动,结构简单,驱动电压和驱动时间等参数均可以明显优于其他驱动方式,为器件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洛伦兹力的双向串联MEMS执行器,利用串联的结构,实现了两个结构同时的反向运动,可以满足相应的MEMS器件的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串联MEMS执行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结构合并运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结构分离运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b、c、d分别表示两个可动弹性结构的锚点;I表示电流,箭头指示了两个弹性结构中电流的方向;B表示磁场,×表示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洛伦兹力的双向串联MEMS执行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MEMS执行器包括两个并列的可动弹性结构ab、cd。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可以保证两个弹性结构形状相同,尺寸相等。两个弹性结构的右侧锚点b和d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串联关系。当在执行器的a、c两个端口加载电压时,在两个串联的结构上分别产生方向相反的电流。通过改变a、c间的电压,可以改变结构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8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管状材料径向导热系数的装置
- 下一篇:用于变压器温控器的充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