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蹄疫病毒A型抗原多肽、融合抗原多肽及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8212.6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英;郑海学;刘湘涛;张震;王江辉;才学鹏;聂东升;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09 | 分类号: | C07K14/09;C12N15/42;C07K19/00;A61K39/135;A61P31/14;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蹄疫病毒 抗原 多肽 融合 疫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蹄疫病毒A型抗原多肽、融合抗原多肽及疫苗,具体为一种口蹄疫病毒A型抗原多肽,融合抗原多肽,以及含有上述抗原多肽和/或融合抗原多肽的口蹄疫病毒疫苗。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抗原多肽,融合抗原多肽及疫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抗原多肽,融合抗原多肽及疫苗在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口蹄疫病毒A型抗原多肽,融合抗原多肽和疫苗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其可以对不同口蹄疫病毒及其变异株都产生良好的免疫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蹄疫病毒抗原多肽、融合抗原多肽及疫苗,具体为口蹄疫病毒A型抗原多肽,融合抗原多肽,以及含有上述抗原多肽和/或融合抗原多肽的口蹄疫病毒A型疫苗。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抗原多肽,融合抗原多肽和疫苗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动物传染病。口蹄疫主要侵害偶蹄类动物,其临床诊断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成年动物感染口蹄疫后一般致死率不高但其发病率可达100%,发病动物的口、蹄部会出现大量水疱,精神沉郁,进而使得畜产量锐减。幼畜感染口蹄疫后则经常会不见症状地猝死,严重时致死率可达100%。由于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因此每次爆发后只能屠宰和集体焚毁染病牲畜以绝后患,从而给畜牧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口蹄疫病毒是口蹄疫的致病原,其属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具有多血清型、高变异性等特点。已知口蹄疫病毒目前有O、A、C、SAT1(南非I型)、SAT2(南非II型)、SAT3(南非III型)和Asia1(亚洲I型)7个主要血清型。每种主型又分若干亚型,目前发现的亚型已有70多种。口蹄疫病毒各型之间的抗原性常常不同,彼此之间不能交互免疫,而且在同一种血清型中抗原变异的程度也很大,以至于能够有效地抵抗一种亚型的口蹄疫疫苗可能对同一血清型中的另一种亚型却没有保护。
我国口蹄疫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处于流行病毒多元化时期,不同血清型,不同遗传谱系、不同进化阶段的病毒混杂存在,各自循环,形成了复杂难解的防疫局面。
20世纪我国A型口蹄疫疫情感染动物均为牛羊,未见猪发病的临床案例。21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3次A型FMD疫情。分别是2003年青海疫情、2009年武汉疫情、2013年广东疫情。前两次疫情主要感染牛羊,偶尔有猪发病,而2013年首起疫情发生于猪场,其余发生于牛。因此,本次流行毒株能感染猪。该毒株与历史毒株AF/72同源率为81.6%;与2009年武汉毒株同源率为91.5%;与2004年越南流行毒株同源率大于93.7%,表明此次A型FMD流行毒株由境外传入。目前,我国A型口蹄疫的主要是亚洲型东南 亚97(Sea-97)毒株,结合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的分析结果,2008~2012年间,A型口蹄疫亚洲型流行毒株可以分为2个进化分支,两个分支间的流行毒株VP1序列同源性在90%左右,同一分支内流行毒株VP1序列同源性在95%以上。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分析认为,2009年以来我国发生A型口蹄疫属于G1分支,而新出现的广东茂名猪A型口蹄疫病毒属于G2分支。我国周边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在2013年也报道发生了A型疫情。本次流行的A/Sea-97/G2毒株对猪、牛都有致病性,且在牛上,毒力高于2009年湖北武汉A型流行毒株约10倍。目前,我国尚且没有针对猪A型口蹄疫的疫苗,为了防止新出现的A型口蹄疫流行毒株在我国猪群中暴发,需要早做准备,尽快生产猪A型口蹄疫疫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8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变体DV225及其应用
- 下一篇:吹瓶机烘箱用加热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