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非神经元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和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87877.5 申请日: 2015-07-03
公开(公告)号: CN105039258B 公开(公告)日: 2018-04-17
发明(设计)人: 邓宏魁;李翔;左潇含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北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0793 分类号: C12N5/0793;A61K35/30;A61P25/00;A61P25/14;A61P25/28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10087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神经元 细胞 编程 方法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中将非神经元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再生医学上,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获得可定制的功能性细胞类型。近年来,直接谱系重编程已经作为操纵细胞命运的新方法出现,这种方法很有前景,在操纵细胞命运上快而且直接,并且能够绕开涉及多能干细胞操作所可能导致的致瘤性风险。通过病毒介导的已知的细胞命运决定的转录因子或microRNA,成纤维细胞能够被直接转变为不同类别的功能细胞类型(Davis et al.,1987;Vierbuchen et al.,2010;Xu et al.,2015;Yoo et al.,2011)。这种直接重编程方法已经被用在疾病模型上,预示在再生医学上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Xu et al.,2015)。并且,在体内原位直接重编程细胞命运也预示着治疗疾病的重要前景(Xu et al.,2015)。尽管如此,但是,低效率的诱导,技术操作上的繁杂以及使用病毒载体操作带来的基因组整合的风险已经引发了对这些方法在未来实用性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直接将非神经元真核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元样细胞(即如何将非神经元真核细胞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可以将部分分化或完全分化的非神经元真核细胞重编程为(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一组小分子,该组小分子为赋予非神经元真核细胞神经元样特性的一组化合物或诱导非神经元真核细胞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一组化合物。将该组小分子命名为神经元样特性化学诱导剂,简称为CINPs。CINPs的分子量低于2000道尔顿,如低于1500道尔顿、低于1000道尔顿、低于或等于900道尔顿或低于或等于500道尔顿。

本发明提供了使非神经元真核细胞获得神经元样特性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神经元样特性化学诱导剂(CINPs),所述神经元样特性化学诱导剂包括下述1)-6)中的任意组合:

1)环腺苷单磷酸(cAMP)激动剂;

2)促神经发生小分子(neurogenic small molecules);

3)糖原合成激酶(GSK)抑制剂(glycogen synthase kinase(GSK)inhibitors);

4)TGFβ受体抑制剂(TGFβreceptor inhibitors);

5)BET家族溴结构域抑制剂(BET family bromodomain inhibitors);

6)选择性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selective inhibitor of Rho-associated,coiled-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ROCK)抑制剂和/或p38丝裂原活化激酶抑制剂;

其中,所述6)是选择性组分。

上述使非神经元真核细胞获得神经元样特性的组合物中,所述6)在能促进非神经元真核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转变的使用量下可选择加入。

上述使非神经元真核细胞获得神经元样特性的组合物可诱导非神经元真核细胞获得神经元样特性,可用于制备将非神经元真核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培养基。

上述使非神经元真核细胞获得神经元样特性的组合物中,所述非神经元真核细胞为哺乳动物非神经元真核细胞,所述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可为下述C1、C2、C3、C4、C5或C6:

C1、由所述环腺苷单磷酸激动剂、所述促神经发生小分子、所述糖原合成激酶抑制剂、和BET家族溴结构域抑制剂组成;

C2、由所述环腺苷单磷酸激动剂、所述促神经发生小分子、所述糖原合成激酶抑制剂、所述TGFβ受体抑制剂和BET家族溴结构域抑制剂组成;

C3、由所述环腺苷单磷酸激动剂、所述促神经发生小分子、所述糖原合成激酶抑制剂、和所述TGFβ受体抑制剂组成;

C4、由所述C1和所述6)组成;

C5、由所述C2和所述6)组成;

C6、由所述C3和所述6)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北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北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7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