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指套血氧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6334.1 | 申请日: | 2015-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9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珍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套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指套血氧探头。
背景技术
血氧探头是与监护仪配合使用的,用于对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血氧探头中包含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光电池元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人的手指后,被光电池元件接收到,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到监护仪中,进行一系列换算,从而测算出人体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当周围的环境光被探头中的光电池接收到时,会影响到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准确性。
传统的封闭端面上开一个长条口的软指套探头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封闭端上的开口常常会被手指撑得比较大,从而导致环境光从开口处进入到软指套中,影响光电池接收到的光信号,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测量准确度高且适用于各类人群使用的软指套血氧探头。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软指套血氧探头,包括软指套本体,所述软指套本体一端设有供人体手指插入的第一开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向软指套本体另一端延伸的用于容纳人体手指的容纳腔,所述软指套本体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软指套本体向所述第二开口外侧延伸有一挡光部,所述容纳腔侧壁内还设有血氧检测传感器,所述血氧检测传感器包括发光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所述血氧探头通过连接线与血氧仪连接,所述连接线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导体层,绝缘层,屏蔽层以及外护套层,所述导体层包括导体以及加密导体,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还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采用纤维丝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挡光部与所述软指套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分体连接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挡光部围绕所述第二开口外侧形成四周封闭的一腔体,所述挡光部由若干个挡光片组成。
作为优化,所述发光单元采用LED发光管,所述接收单元采用PD接收管。
作为优化,所述发光单元以及接收单元上还设有透明盖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软体结构避免伤害人体组织,且可以有效的减少环境光对指套式血氧传感器测量的干扰,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而且还不会影响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探头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软指套血氧探头,包括软指套本体1,所述软指套本体1一端设有供人体手指插入的第一开口11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口11连通、向软指套本体1另一端延伸的用于容纳人体手指的容纳腔12,所述软指套本体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2连通的第二开口13,所述软指套本体1向所述第二开口13外侧延伸有一挡光部14,所述容纳腔12侧壁内还设有血氧检测传感器,所述血氧检测传感器包括发光单元15以及接收单元16,所述血氧探头通过连接线与血氧仪连接,所述连接线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导体层,绝缘层22,屏蔽层23以及外护套层24,所述导体层包括导体21以及加密导体26,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22之间还设有填充层25,所述填充层25采用纤维丝结构。
所述挡光部14围绕所述第二开口13外侧形成四周封闭的一腔体,挡光部14能够减少第二开口13外围的环境光进入到软指套内,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环境光对指套式血氧传感器测量的干扰,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挡光部14的自由端还设有向内凹的遮挡部,这样使其挡光效果更佳好,进一步减小环境光对指套式血氧传感器测量的干扰。
所述挡光部14由若干个挡光片组成,挡光片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而且节省材料,所述挡光片为两个时,包括第一挡光片和第二挡光片,第一挡光片与手指指甲一侧的软指套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挡光片与另外一侧的软指套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挡光片与所述第二挡光片相对设置,这样无论手指是放在固定位置还是拿起来都会起到挡光作用。
该软指套探头还包括血氧检测传感装置,该传感装置包括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5和用于接收光的光源接收单元16,发光单元15采用LED发光管,所述接收单元16采用PD接收管。所述发光单元15与所述光源接收单元16相对设置在容纳腔12的侧壁上,当需要对病人进行检测血氧含量时,首先将病人手指插入到软指套探头内,发光单元15进行发光并照射到手指上,光源接收单元16能够接收到穿过手指的光源信号,再将光源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本实施例中为了光源接收单元16接收到的信号不失真,安装时要保证发光单元15的发射面和光源接收单元16的接收面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珍,未经吴海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6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