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86257.X | 申请日: | 2015-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良;刘波;朱智超;陈亮;欧阳晓平;程传伟;胡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T1/20 | 分类号: | G01T1/20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闪烁 光子 晶体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闪烁体(2)及光子晶体(1),光子晶体(1)紧密贴合于闪烁体(2)的表面,光子晶体(1)由呈六角形或四边形周期排列的光子晶体微结构(101)组成,光子晶体(1)由透明的有机聚合物材料通过紫外光照、加热或辐照方式固化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微结构(101)是圆柱型、锥状、长方体型或多面体型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微结构(101)间距为200~2000nm,高度为50~8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微结构(101)是圆柱型时,其直径为100~10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微结构(101)是锥状时,其最大边长为100~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微结构(101)是长方体型时,其宽度和长度为100~10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微结构(101)是多面体型时,其边长为100~1000nm。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依据闪烁体(2)发射的荧光与介质的电磁作用规律,获得与闪烁体(2)发光特性最优匹配的光子晶体微结构(101)的尺寸,并在基片上制作与计算的光子晶体微结构(101)尺寸相同的正向微结构(301),具有正向微结构(301)的基片即为阳模板(3);
步骤二、在阳模板(3)有正向微结构(301)的一面表面浇注一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将自然展开并充满正向微结构(301)的间隙,等待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后将其与阳模板(3)分开,得到一个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一面有反式微结构(401)的阴模板(4);
步骤三、在闪烁体(2)表面旋涂一层透明的有机聚合物(5),将阴模板(4)带有反式微结构(401)的一面覆于有机聚合物(5)之上,对阴模板(4)施加压力使有机聚合物(5)充满反式微结构(401)的间隙,利用紫外光照、辐照或加热方法使有机聚合物(5)逐渐固化成型;
步骤四、保持有机聚合物(5)与闪烁体(2)表面紧密贴合,并将阴模板(4)与固化后的有机聚合物(5)分离,填充进入反式微结构(401)间隙的有机聚合物(5)固化即形成光子晶体微结构(101),固化后的整个有机聚合物(5)即为光子晶体(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阳模板(3)的基片,其表面粗糙度小于10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闪烁体光子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板(3)上浇筑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厚度不小于阳模板(3)的正向微结构(301)高度;闪烁体(2)表面旋涂的有机聚合物(5)厚度不大于阳模板(3)的正向微结构(301)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同济大学,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62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