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防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86066.3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5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琼;李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美琼 |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字花科 蔬菜 软腐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字花科蔬菜种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白菜、甘蓝、芥蓝、芥菜、萝卜等多类植物,其中软腐病是十字花科蔬菜常得的一种病,其病原物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细菌,欧文氏菌属。软腐病菌主要在病株和病残组织中越冬,十字花科蔬菜田间软腐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有菜窖附近的病残体、病残体的土壤和堆肥、带菌越冬的媒介昆虫以及田间的其他寄主植物等。病菌主要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寄主。
防治软腐病的防治应以利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防治害虫、药剂保护等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有的防治用药以链霉素为主流,比较单一,使用后会产生抗药性,不利于抑制软腐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防治方法,通过合理的栽培和药剂保护,能够抑制软腐病,减少种植户损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的:
(1)生态治理,每亩施用地福来200-400ml,兑水30-50公斤,混匀后喷雾于作物的根部土壤;
(2)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与百合科蔬菜或豆科蔬菜或水生蔬菜轮作2年以上;种植前提早翻地晒垄,于播种前整地浇足底水,待地稍干即播种,以促进病残体分解,减少病菌和虫害来源;适期播种,以使感病的包心期与雨季错开为准;加强农业管理,长垄短灌,防止地块板结、龟裂;灌水前拔除软腐病株;洪涝或大雨冲刷菜根后,及时培土和搞好清沟排渍;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作堆肥、沤肥而进行高温发酵,贮藏前和贮藏期间及时剔除病株;
(3)生物控制,控制田间杂草和害虫数量,减少病原菌传播媒介;
(4)生物防治,发病初期用下述重量份制备的复配制剂的2000倍液灌根:链霉素40~50份、壳聚糖0.1~0.5份、丙醚菌酯5~10份、大蒜油10~15份、霉素10~15份和喹菌酮5~10份;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5)物理防治,清除菌源,田间发现重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拔除后病穴施石灰或20%石灰水消毒,然后填土压实;
(6)化学防治,发病初期亩用索拉-叶枯唑20%水分散粒剂120~180克,兑水30~45升喷雾。
优选的,生物防治中用的复配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的:链霉素45份、壳聚糖0.3份、丙醚菌酯7份、大蒜油12份、霉素13份和喹菌酮7份。
进一步的,所述百合科蔬菜是韭菜、葱或蒜。
作为再一步优选,所述生物控制还包括在苗期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6000~7000倍液的步骤。
本发明以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害虫防治、物理防治,并采用复配制剂进行防治软腐病,植株一般不宜产生抗药性,能够抑制软腐病在十字花科蔬菜中的流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防治方法,是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的:
(1)生态治理,每亩施用地福来200-400ml,兑水30-50公斤,混匀后喷雾于作物的根部土壤;能有效活化土壤根际微生物,释放被土壤固化的大、中、微量元素,高效固氮,促进壮根,提高品质。
(2)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品种间对病毒病和软腐病的抗性较为一致,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与百合科蔬菜或豆科蔬菜或水生蔬菜轮作2年以上,勿与茄科、瓜类、十字花科蔬菜、芹菜、莴苣等寄主植物连茬种植,与玉米、水稻、豆类等作物或水生蔬菜轮作效果较好。种植前提早翻地晒垄,杀死病菌源,于播种前整地浇足底水,待地稍干即播种,以促进病残体分解,减少病菌和虫害来源。
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气候和灌溉等条件,适当调整播种期,一般以使感病的包心期尽量与雨季错开为宜。北方地区秋菜可适当晚播,有利于减轻病害。加强农业管理,浇水勿大水漫灌,改通灌、串灌为长垄短灌,防止地块板结、龟裂;灌水前拔除软腐病株;洪涝或大雨冲刷菜根后,及时培土和搞好清沟排渍;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作堆肥、沤肥而进行高温发酵,贮藏前和贮藏期间及时剔除病株;
(3)生物控制,控制田间杂草和害虫数量,减少病原菌传播媒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美琼,未经李美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6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升时间可控的开关电路及数码产品
- 下一篇:盐碱地用育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