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86015.0 申请日: 2015-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4996133A 公开(公告)日: 2015-10-28
发明(设计)人: 李佩龙;李美琼 申请(专利权)人: 李佩龙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番茄 病毒 防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番茄疾病防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和其他宿根植物上越冬,并通过蚜虫、田间操作接触传病。夏季病害重。苗期易感病。管理粗放,果实膨大期缺水,土壤中缺少钙、钾等元素发病重。

番茄病毒病症状有三种:

(1)花叶型:叶片上有黄绿相间或绿色深浅不匀的斑驳,或有明显花叶、疱斑,新叶变小、扭曲畸形,植株矮小,结果少而小,果面呈花脸状。

(2)条斑型:主要表现在茎、果上,往往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特别是有混合病毒侵染时,更易出现。茎秆上形成暗绿色至黑褐色条纹,表面下陷并坏死,褐色一般不深入到髓部。叶片有时呈深绿色与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状,叶脉、叶柄上也有黑褐色坏死条纹斑,并顺叶柄蔓延到茎部。病果畸形,果面有不规则的褐色坏死斑,或果实呈淡褐色水烫坏死,条斑型危害最重。

(3)蕨叶型:全株黄绿色,叶片背面脉变紫,中下部叶片向上卷起,重的卷成管状,新叶变窄或近线状,植株矮化,侧枝都生蕨叶状小叶,复叶节间缩短,呈丛枝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方法,防止因番茄病毒病蔓延而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是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的:

(1)生态治理,每亩施加地福来200-400ml兑水30-50公斤,混匀后喷雾于作物的根部土壤;每亩用沃益多1号150ml、沃益多2号300ml和沃益多3号100g进行土壤处理,施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沃益多1号150毫升和沃益多2号300毫升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之后加入沃益多3号100克,再放置1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无病种子、种苗;与非茄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在栽培过番茄的菜地上,消除病株的残根落叶,并进行土壤耕翻;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农事操作时病健株分开操作,先处理健株后处理病株,施加肥料;

(3)生物控制,田间分批释放蚜茧蜂、异色瓢虫来控制蚜虫,降低蚜虫传毒;

(4)生物防治,200克/升吡虫啉可溶液剂兑水4000倍于叶子正背两面进行喷雾;抗毒丰每亩100ml于600倍液喷雾;

(5)物理防治,采用干热法进行种子消毒,把种子充分晒干,使含水量降至8%以下,后置于恒温箱内,在72℃条件下处理72小时;田间插黄板进行粘蚜;

(6)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所施加的肥料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的:秸秆5~10份、磷肥10~15份、钾肥3~5份、番茄生长素1~2份、硫酸铵10~20份、活力素2~5份。

优选的所施加的肥料是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的:秸秆8份、磷肥12份、钾肥4份、番茄生长素2份、硫酸铵15份、活力素3份。

农业防治育苗时,要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在定植前7—10天,用2500倍液矮壮素灌根,每亩灌100毫升;定植时蹲苗5—6天。

所述抗病品种是苏杭8号、毛粉802或甲丰。

化学防治还包括下述步骤,在发病前喷洒磷酸二氢钾生长调节剂。

优选的,化学防治还包括下述步骤,在喷洒磷酸二氢钾生长调节剂之后,用褐藻酸钠的200~400倍稀释液喷洒2~4次,每次间隔7~10天。

本申请增加了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并且合理的施加药物和肥料,能够遏制番茄病毒病,提高番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是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的:

(1)生态治理,每亩施加地福来200-400ml兑水30-50公斤,混匀后喷雾于作物的根部土壤;

地福来是一种生物肥料,增加土壤氮素含量和磷、钾、锰等必须元素的有效含量,地福来可提供农作物所需氮肥总量的30%-50%。可调节土壤PH值,长期施用使酸性或碱性土壤趋于中性,使作物生长更健壮,增强作物的免疫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佩龙,未经李佩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6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