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空洞果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5739.3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龙;李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佩龙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空洞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空洞果的防治方法,属于植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番茄空洞果是指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具空洞的果实。常见的类型主要有3种:胎座发育不良,果皮、隔壁很薄看不见种子;果皮、隔壁生长过快及心室少的品种,节位高的花序易见到;果皮生长发育迅速,胎座发育跟不上而出现空洞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茄空洞果的防治方法,解决了现有番茄空洞果的防治方法单一,不能有效的防治番茄空洞果的发生和蔓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番茄空洞果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治理:
①对底肥中施用的有机肥进行腐熟;
②施用地福来微生物肥;
③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
2)农业防治:
①选用心室多的品种;
②在肥料施用上要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
③摘心不宜过早,保持植株顶部适当叶面积,避免空洞果发生;
④结果盛期,及时追肥、浇水,满足番茄营养需要,若有早衰现象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与追肥;
3)生物控制:
番茄开花期要正确使用植物生长激素,在上午11时以前结束蘸花,在夏秋高温季节,采用激素蘸花时,喷施的浓度应相应地减少;
4)生物防治:
授粉以人工授粉为主;
5)物理防治:
防止用小苗龄苗子定植,同时摘心室不可过早;
6)化学防治:
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止水分蒸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1)生态治理中的腐熟是对施用的有机肥用HM腐熟剂充分进行腐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1)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150-200ml和HYT-B 250-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80-120g,再放置1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1)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20-4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30-50L,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本发明中的地福来微生物肥为北京地福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番茄专用生物菌肥。地福来微生物肥能分解和清除作物体内亚硝酸盐、硫化氢和农药的残留,吸附和降解铬、镍、铅、锡、钴等重金属,它所含的生物活性因子C、G、F,能参与作物内循环,迅速修复受损细胞让食品更安全;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有机质和腐植酸含量提升,团粒结构形成快,通气保水性好,农作物根系发达、须根长、白根多、活性强,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提高;地福来能够活化土壤根际微生物,释放土壤固化的大、中、微量元素,高效固氮,为番茄提供全面营养,促根壮苗;提高番茄的光合作用及抗病、抗逆能力,对番茄空洞果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地福来在育苗期促进发芽壮苗;移栽初期生根,提高抗病力;活化土壤根际微生物。
采用地福来微生物肥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的生物菌落,可以有效的预防番茄空洞果的发病,钾肥、地福来微生物肥复配使用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本发明中的沃益多是一种生物菌肥,是根据根际土壤微生态学原理、植物营养生理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出来的。包括HYT-A、HYT-B和HYT-C三种。
HYT-A是由18种无毒、无致病性高活性的的土壤固氮菌组成,把功能各异的有益菌种制备成菌剂,经活化扩繁后,可适用于多种土壤环境和作物的各个生长期,直接向农作物的根部提供重要营养素如氮,钾和基本的无机矿物营养。功效特点:一是造肥效率高,平衡营养,稳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肥力,持效期可达4个月以上。二是优化土壤生态结构,治理板结、污染、酸化和盐渍化土壤效果显著。三是对形成生物防治和土传病害机制,防死棵、抗重茬作用突出。四是自动调节作物生长、促生根、壮苗、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HYT-B是从生物水解海洋生物物头胸部甲壳,经过发酵液的后期溶解处理。功效特点:富含19种L-氨基酸、矿物质和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可直接为微生物和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具有防治土传病害的辅助作用。可快速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和作物抗病、抗逆能力;壮苗、健株、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佩龙,未经李佩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5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果桑开叶数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韭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方法